记者 李凤霞 通讯员 聂远航
“通江达海是周口的最大优势,港口是周口的宝贵资源。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要求各级各部门都要向此聚焦聚力,推动工作往实里抓、向目标奔,在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中积极作为,在实现‘两个确保’中奋勇争先。”3月4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任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周口将依托沙颍河“黄金水道”,抢抓河南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和“四条丝路”建设机遇,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思维,着力“建港口、集物流、聚产业、兴港城”,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着力建设新兴临港经济城市,为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心港口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任哲认为,当前,建设临港新城,周口具有独特优势。周口地处淮河流域,境内河流众多,拥有沙颍河、涡惠河、茨淮新河和洪汝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11968平方公里,占全省7.2%。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河流有15条,具备航运开发条件的有沙颍河、涡河、贾鲁河、汾泉河、新蔡河5条河流,总里程约500公里。其中,沙颍河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漕运航道,已有2000多年的航运史。2007年出炉的《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让沙颍河成为国家规划“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的一线。2014年沙颍河航道被国家规划为河南唯一一条高等级内河航道。目前,全市已建成规模性港口6个、泊位83个,拥有航运企业18家,从业人员2万人,货运船舶1816艘,总载重吨位120万吨以上。沙颍河周口中心港达到四级内河航道标准,具备常年单船2000吨级、拖船10000吨级的通行能力。202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291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946标箱,占全省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1.6%。周口中心港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豫货出海口和连接长三角城市群桥头堡作用日益凸显。
任哲告诉记者,打造开放前沿,周口迎来了新的机遇。发展内河水运,有利于加快周口乃至全省向东开放,做优“海上丝绸之路”,提升“四路协同”水平,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从周口出发,经沙颍河向东入淮河、汇长江,能够到达江浙沪等沿海重要城市,与长三角连为一体,实现通江达海,尤其是安徽境内“引江济淮”工程完工后,周口到达长江主航道的航运里程缩短近400公里,届时周口将成为中原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圈沟通的水上门户。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周口中心港确定为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为周口乃至河南内河航运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2021年12月,省委书记楼阳生莅临周口调研时指出,要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意识,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争做河南面向东南沿海的开放桥头堡。同年4月,省长王凯在周口中心港调研时强调,要“加快提升港区集货能力、岸线使用能力、航道通行能力和海关通关能力”。省委书记、省长的调研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找准了路径、提供了遵循,更激发了全市上下奋力建设新兴临港经济城市的动力和信心。
任哲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坚持以港兴城,再创周口新辉煌。牢固树立“周口不是省际边缘,而是开放前沿”理念,围绕“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目标定位,统筹推动港、产、园、城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奋力争创国家级临港经济区。一是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提升《周口港总体规划》《周口市多式联运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体系,抢抓国土空间规划调整机遇,统筹考虑内河水运未来发展需求,留足临港产业发展空间。二是加快航道开发,以沙颍河为骨干,贾鲁河、涡河、汾泉河、新蔡河4条河流为支线,形成“一干四支”航道网,并通过贾鲁河实现沙颍河与黄河相连,通过引江济淮工程实现涡河与淮河相连,从而实现河河联、港港通,内联外通、通江达海,大力推进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四升三”工程,配套实施沙颍河航道夜航设施建设、锚地等服务工程,打造沙颍河千亿吨级黄金水道,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是完善集疏运体系,发挥港口枢纽作用,加快重要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建设,推进重点港口与外界连接通道互联互通,着力打通铁路、高等级公路进港“最后一公里”。“十四五”期间,率先启动安钢专用码头、周口中心港二期工程,大力推进周口中心港集疏运铁路专用线、安钢项目铁路专用线建设。四是发展临港产业,围绕港口功能定位,科学布局现代临港物流、现代食品加工、特色装备制造、新型材料、能源和化工、钢铁等为主导的临港产业,力争到“十四五”末形成1000亿级产业集群。五是打造开放平台,加强与上海港、宁波港、天津港等重要港口的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申建水运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推动周口海关尽快入驻周口中心港,吸引集聚要素资源,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产业链。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