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豫皖两省交界处的郸城县张完乡王小庙村,蔚蓝的天空下绿油油的麦田里到处是群众忙碌麦田管理的身影。
“咱再算一算呀,咱那老宅从‘空心村’整治出来的三分九厘地今年就能分红,政府又补给咱4000块钱。新宅子今年就动工,咱老两口年底不耽误住新家。”“好啦!看你美哩,你都算多少遍儿啦!”69岁的刘运生和老伴赵志兰正在麦田打药,不一会儿,刘运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老两口的这笔幸福账都印在了心坎儿上。
“空心村”,简而言之,群众新建住宅选择依路而居、依河而居,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
近年来,郸城县抢抓省市“三块地”改革机遇,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支持”相结合原则,采取“三个三”工作法,全面开展“空心村”整治工作,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空心村”整治之路。目前,该县已整治增减挂钩指标2.37万亩,保障630余个建设项目用地1.1万余亩。
坚持“三个统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拆”这个字印到谁家墙上,谁都会心情凌乱。群众对老宅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即使不住,也不会轻易退出。特别是“空心村”整治要拆老宅,更让人心里五味杂陈,难免抵触。
“利”这个字放在群众面前,便是把开心之锁。讲明党的惠民政策、补偿方法,充分尊重群众意见,不搞强制拆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群众自会权衡利弊,热烈拥护。
刘运生这样描述“空心村”:“富裕户住县城了,条件一般的新房子盖柏油路边了,老村址仅有8户人家居住,看着是一大片房子,一到黑夜连个灯影子都没有。”
于是,郸城县通过“4+2”工作法探索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折旧、统一管理“三个统一”良策。
统一规划。该县成立“空心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整治实施方案,对全县可整治“空心村”资源进行分析汇总,建立指标储备库。统计发现全县共有340个“空心村”,有整治价值资源的5万亩左右,其中50亩以上集中连片可整治资源2万亩左右,闲置率50%的自然村58个,闲置率40%的自然村125个,闲置率30%的自然村157个。
统一拆旧。注重分类施策,对没有产权的房子、庭院等进行统计、拆除,土地平整后,承包、分包给个人或企业,所得收入归村集体经济,用于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美化家园;对有产权、闲置的房子进行丈量登记,待统一拆除后,按一定标准补偿,或通过宅基地置换等方式进行安置;对有产权又有人居住,但影响规划的破旧房屋争取列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刘运生家就属于后者,在此次拆除进程中,政府按照每间1000元进行补偿,帮助其在新村的宅基地上盖新房;拆除老宅整理出的三分九厘耕地依然归刘运生所有。
统一管理。该县积极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收储办法,对整治腾出的空地禁止建房,统一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对需要集中搬迁的群众,由乡村两级科学选址,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限期建设;对五保户、困难户等缺少资金建房群体,由乡镇政府统一建设周转房进行集中安置,既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又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同时,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空心村”整治工作给予经费支持,每整理出1亩建设用地拨付资金2万至5万元。目前,已奖补各乡镇资金1.7亿元,平均每个乡镇900万元,个别乡镇达到1200万元。
就在今年春节前夕,王小庙村10天清理出300多间荒废房屋, 42.5亩旧村变良田。如今,整理出来的耕地已经签约流转给种植合作社,马上就能栽上春红薯。每年的土地流转租金按比例分给原居民,属于集体部分全部用于绿化、美化、亮化村庄。
采取“三种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有的村本身就是集市所在地,村庄形成了集市热闹、背后空;有的村四周修了路,群众搬到村庄周围居住,所以是周边集聚村内空;有的二三百人的小自然村是三面不靠路,孤零零处于田地中央,慢慢地都迁到行政村所在地,形成了整村空。所以,‘空心村’整治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我们探索出整体搬迁、局部搬迁、小村合并三种模式,从群众利益出发,群众乐于接受。”郸城县委书记李全林说。
整体搬迁。对规划混乱、长期无序建设、占地较多且远离交通线,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的“空心村”,重新规划选址。
局部搬迁。以降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整理优质耕地为目标,对“空心村”内部分长期闲置宅基地和零散住户,进行村内局部调整,集中安置,对整村进行再次合理归并、规划建设。
小村合并。针对人口少、住户分散、占地多“空心村”,全部就近并入有空宅基地大村,腾出小村占地、坑塘地和闲置地全部进行复垦开发。同时,对大村空闲地统一规划,用于安置移入的小村居民。白马镇高庄行政村就是整村搬迁的典型代表。
“俺这个行政村一共有高庄、前王楼、张小庄、后张寨4个自然村,因为老村交通不便,多年来,群众陆续搬到县乡道集市上住了,4个自然村全部变成了‘空心村’,俺是全县唯一一个所有村庄都整体搬迁的,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都报道俺村了。”今年33岁的张兵兵是白马镇高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别看年龄小,为郸城县“空心村”整治可是立下了大功劳。
高庄行政村4个自然村才2309人。记者通过航拍器俯瞰,如今群众依靠县乡道而居,4个村合一有序居住形成了一个狭长的集市,既节省了土地,又方便了生活。旧村内部的破旧房屋逐个拆除,坑塘逐个填平,一块块土地被复耕,全村新增350多亩耕地。
像高庄村一样整村搬迁的典型案例还有丁村乡从楼村。从楼村位于省道329附近,近400户居民渐渐搬到路边盖房,旧村只剩10多户村民。丁村乡将从楼村庄旧址整治成360亩的高标准粮田,这些良田又归从楼村村民所有,整体流转承租给种植大户,村民年年受益。对于无实力盖房的老年人、五保户,该乡建设了18套周转房,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整村搬迁全部盖新家,局部搬迁不舍故土情。白马镇刘楼行政村的何楼自然村局部搬迁时为没钱盖新房的89岁何王氏和67岁的张白银等几户困难群众每户盖了3间房,这些老邻居每天都能在一起说说话,还能遥望老宅土地里的庄稼,老太太们幸福感很强。
像这样的局部搬迁村,还有白马镇大刁行政村徐庄村、丁村乡大刘行政村、汲水乡刘小集村等,在村内整理出的三五十亩耕地,有的种上了金银花,有的种上了蔬菜,村在田间、田在村里,耕种生活两不误。
目前,全县共整治“空心村”340个,其中,整体搬迁55个,局部搬迁271个,小村并入大村14个。
实施“三个结合”,统筹推进、实现多赢
“整治‘空心村’,让‘空心村’焕发生机,破解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耕地如何保的难题,而且最大的受益者是群众,使之成了造福村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郸城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王萌说。
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该县将整治村作为行政村规划编制试点,根据村庄布局、群众意愿,科学编制规划,并利用整治工作结余资金,加强道路、环卫、供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村庄“脏乱差”问题。比如,巴集乡段寨行政村在进行“空心村”整治的同时,硬化道路、改造坑塘、增加村内绿化面积、建设文化长廊,如今成为全市典型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该县整治出的2万多亩耕地,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基础上,均以租赁承包方式,流转给种植大户或规模经营组织。例如,丁村乡从楼行政村整理出的土地用于规模种植中药材,群众增收达25万元……而且,这些种植大户返聘群众帮助种植、管理田地,群众的老把式不丢,反而增加了收入,成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新型农民。
与环境突出问题整治相结合。该县借助“空心村”整治契机,全面排查环境污染突出问题,取缔关停砖瓦窑厂、砂石料场等“散乱污”企业262家,集中清运河沟陈年垃圾1万余吨,整理填平堆放垃圾的荒沟、坑塘700余亩,从根本上治理各类污染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巴集乡的段寨村风景如画,秋渠乡的靳庄村美丽如诗,丁村乡大刘村搬迁群众住进了“别墅”,汲水乡刘小集村整理出的土地上金银花已经萌发……在郸城,“空心村”整治让乡村重新焕发魅力,乡村的秀美风光和资源禀赋吸引着乡贤“归巢”,广袤的豫东大地上正在迸发着乡村振兴的新活力。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