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7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我的读书屋

何辉

这么多年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北大校长的一段话,给出了令人深思的答案。他说: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你触碰过的那些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你认识这个世界,会悄悄地帮你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书便宜,但不意味着知识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让你说话有道理,做事有余地,出言有尺度,嬉闹有分寸。这段话,意味深长,回味无穷,为读书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日月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三十多年,这些年先后搬过三次家。刚刚毕业时,住了一套二室一厅六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再后来单位集资建房,买了一套三室一厅九十多平方米的房子,现在住的是三室两厅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在三套房子里,我都特意留出一间书房,称之为“读书屋”。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增大,积累的书越来越多,书籍在八格柜子里摆放得满满的,并进行了明确分类。有常用工具书类,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辞海》《英汉小词典》等。有历史书类,如:《毛泽东选集》《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共产党党史》等。有小说名著书类,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有现代公共学书类,如:《公共行政学》《现代公共关系》《领导学》等。有散文书类,如:《感悟人生》《精美散文》等,这些书成了我生活的必需品、业余生活的好朋友。每逢双休日及节假日,我都会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幸福和喜悦。如果把时间用到读书上,知识的大门就会打开,如果把精力用在品书上,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会找出答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从读书中汲取营养,推掉了应酬,忘记了交际,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完成了第一部散文集《青春印记》,我很知足、很满意。

从读书中总结出了方法论。历史书籍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智慧,《红楼梦》里的四条处事智慧,条条实用,受用终生。那便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心怀善念,广结善缘。《三国演义》里的五大法则:留有余地,保持谦虚,重视细节,有始有终,看淡得失。真可谓写尽英雄情义,道尽世间人心。我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总结出了十大工作方法:解铃还须系铃人法、学会弹钢琴法、集中研判会法、换位思考法、沟通交流法、工作转移法等,在工作中十分管用。我在办公室工作十六年,在法规战线上奋斗十六年,这些方法已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帮我走向成功之路。我常常针对一些特定事件,以例说法,影响带动周边的人。

从读书中掌握了大智慧。1988年6月,我中专毕业后,感到文凭较低、知识肤浅,于是便马不停蹄开始进修,在党校上了大专、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知识在积累,个人在进步。一位好朋友问我,你在上研究生期间学到了什么?我不假思索总结为:尽力而为,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尽力而为。两句话,十六个字。仔细品味,颇具道理。特别是研读了河南省委党校教授谢德民所著《思想政治工作大智慧》一书后,豁然开朗。思想政治工作本是一门意识形态的学科,不好讲,更不好学。但谢德民教授的“点”理论、“点”思维、“反”理论、“反”思维,“三”理论、“三”思维等,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成功大智慧,让人耳目一新,受益多多。在读书中掌握大智慧,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有一次,我采访谢德民教授,他说:人生三大法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定识能、借适学、中正和才是成功大智慧。

从读书中学到了生活经。我读了很多关于感悟人生的书籍,如:曾国藩的《心镜》,李嘉诚的《做人、做事、做生意》等,从读书中学会了如何生活,写出了感悟系列:如《感悟自己》《感悟时间》《感悟亲情》等。理解出善待内容:如《善待父母》《善待朋友》《善待自己》《善待邻居》,编印成集,启迪人生。特别是评论《孝敬父母何必等到节日》《人生大智慧》《人生境界》等,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南针、方向盘。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必须懂得艺术。正像热播电视剧《人世间》主题曲的歌词一样:“这世界,你在意的人和在意你的人,其实就这么几个,这就是你的全部世界。”人世间,其实很简单,三言两语可以概括一生。世间事,很复杂,千言万语道不尽百味人生。惟愿今日的你,心怀阳光,活出自我,用自己希望的方式,平安喜乐度过一生。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

2022-06-17 何辉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9744.html 1 我的读书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