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将红色基因和良好家风世代传承,始终坚守初心、牢记历史、铭记党恩,永远跟党走。”近日,有着48年党龄的70岁老党员施保德告诉记者,“我虽然退休多年,但对党的信仰始终未变,初心使命永不忘。”
施保德,柴岗乡塔湾村五组人,1951年11月出生,高中文化,1971年2月参加工作,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2年5月退休。家庭生活中,他注重言传身教,处处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子女的表率。久而久之,子女也就知道该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塔湾是扶沟县的革命老区,也是扶沟县革命的发源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该村先后有500多人参加革命,18位革命烈士血染沙场,为国捐躯。塔湾村涌现了扶沟县第一名中共党员施裕民,在毛主席家做过客的河南省原民政厅厅长施德生,黑龙江省原农业厅厅长施济恩等几十位老一代无私奉献的革命家。1992年,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砥砺前行,村民自发捐款,建成了占地6600平方米的烈士纪念塔、纪念馆、烈士陵园、广场等。陵园里安葬着18位塔湾籍烈士和6名无名烈士。塔湾人没有忘记先烈,自筹资金修建烈士陵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受村上乡亲所托,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强力支持下,施保德同志担负起修建柴岗乡塔湾革命烈士纪念馆的重任,成立了扶沟县塔湾红色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并被推举为公司董事长。他组织村上退休老教师和热心人成立班子,整资料、筹资金、作规划、建展厅,为弘扬革命先烈精神,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努力。筹集资金方面,他们不摊派、不强行,全靠自觉自愿,捐款倡议书发布后,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塔湾籍人士的积极响应,村干部带头捐,教师捐,党员捐,全家捐,甚至建档立卡贫困户也踊跃捐款,彰显了塔湾人崇高的思想觉悟。在这次捐款活动中,施保德带领一家三代人捐款15000元。目前已筹集资金38万元,展厅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扶沟县塔湾红色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后,施保德组织举办了首届塔湾村春节团拜会,村民们欢聚一堂,畅谈家乡巨变,共谋发展规划;组织附近学校学生开展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祭奠活动;后续计划出两本书,一本是《红色塔湾》,主要内容是汇集革命先烈和老一辈参加革命者的英勇事迹,另一本是《塔湾七十年》,主要讲述塔湾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施保德表示,要把塔湾革命烈士纪念馆打造成柴岗乡的一张靓丽名片,使之成为柴岗乡乃至全县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塔湾建成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促进塔湾经济发展。
践行孝道,家庭和睦。施保德家有弟兄六个,从不以人多示众。他经常告诫家人,能给村里帮忙的要帮忙,要帮正忙,不帮倒忙,不给村里添麻烦,不干涉村里行政事务。施保德是长子,弟兄中的老大。几十年来,弟兄几个和睦相处,虽有过争论,却没有红过脸。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弟兄几个的承包地一直连在一起,一起耕种,一起管理,一起收割,就像一个小小的生产队。家庭和睦,父母高寿。其母2014年去世,享年86岁,其父今春刚刚去世,享年94岁,生前是塔湾村男性中年龄最长者。弟兄几个在赡养老人方面十分尽心,为保障老人热不着冷不着,冬天去郑州,夏天回老家。在郑州生活时,老人待在老六家的时间多一些,每次到那,都要为老人买新睡衣,换新被褥。老人回来就住老大家,住正堂屋,安装有空调,还给老人准备的有轮椅、手推车、坐便椅。老大把家里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该硬化的硬化,该绿化的绿化,是村里数得着的文明户。
施保德老伴叫朱秀,文化程度不高,但知书达理,善良勤劳,自嫁到塔湾后,与左邻右舍的关系相处很好。因婆母身体不好,患有精神分裂症疾病,所以在整个大家庭中,既是嫂子,也心甘情愿承担着婆母职责,不论是筹钱让兄弟上学,或是迎娶弟媳,照顾生孩子的弟媳,善待侄子侄女,大嫂没说过二话。几个兄弟媳妇都很尊重她,说几天不给嫂子打电话,心里就好像少点啥。大家庭分开后,她也没得清闲,为了支持孩子工作,包揽了所有家务。几十年来,她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很多。
重视教育,改变家境。施保德祖辈父辈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深知文化的重要,在过去那样困难的情况下,毅然供晚辈上学读书,加上堂弟,有1人初中毕业,3人高中毕业,3人大学毕业。长子施保德是老三届学生,因大学停招未能继续深造,但一直心藏大学梦,1972年第一次到开封,孤身一人跑到当时的河南师大看了又看。等到小弟兄们上学的时候,他是全力支持,再后来到了儿女、侄子侄女上学,也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出钱资助,还把他们送到学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现在,他的子女辈中,已有2个研究生毕业,8个本科、大专毕业,孙子辈里也有1个正读大学。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家庭正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进步而进步,家庭已由农耕之家逐渐变为书香门第。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施保德在思想上一直告诫自己,晚年也要保持先进本色,不能当落伍者。他很重视对下一代的思想教育,无论见面交谈或是打电话,总是要给孩子们说,要好好学习,要听话,要遵守纪律。其侄子施现伟、外甥杨耀南参军入伍,他都给予大力支持,鼓励他们接受锻炼,保家卫国。如今,其侄子已是四期士官,服役15年,是连队的优秀士官,2008年汶川大地震,随部开赴前线救灾,后受到嘉奖。
施保德的家庭,是千千万万家庭中普通的一家、平凡的一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十分富裕的生活,但一家人相亲相爱、相互支持,在红色文化战线上用党史滋养党性,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发扬红色传统,把“育家风”融入日常,将“好家风”拓展延伸,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