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5日
第03版:综合新闻 PDF版

邢志华: “热血家庭”22年共拿6个献血奉献奖金奖

记者 任富强 文/图

“邢老师又来啦?这么快就到时间了吗?”6月18日,川汇区七一路献血屋的工作人员亲切地招呼着。

“邢老师”就是邢志华,退役军人,周口市军休所第三党支部支部书记,已有22年的无偿献血历程,共获得3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其他荣誉不计其数,这次是他人生中第181次无偿献血。

提起第一次无偿献血,邢志华仍记忆犹新。2000年4月,正在黑龙江省某部服役的邢志华回周口休探亲假。期间,邢志华和相亲对象王建荣约好去逛街,在五一路恰遇流动献血车,车上一条横幅上写着“一人献血,全家光荣”,这八个字看得他热血沸腾,在王建荣的鼓励下,邢志华撸起袖管献了400毫升血,从此,他与无偿献血结下缘分。

献出人生第一管血后,邢志华和爱人互相鼓励,他们又计划着下一次,就这样坚持到现在。时间久了,邢志华和王建荣夫妻成了七一路献血屋的“老熟客”,连工作人员都能算到他们来无偿献血的日子,常常念叨:“邢老师两口子该来了”。

在2017年全市无偿献血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邢志华的颁奖词里写道:“17年来,他献全血6000多毫升,血小板15000多毫升,献血总量相当于一个成年人血液总量换了五遍,如果按救助一个病人平均需要800毫升计算,这些血液能让262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重获新生。”为此,邢志华还获得“模范退役军人”“全市年度公益”等奖项。

夫唱妇随。邢志华、王建荣在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中相互扶持,感情笃深。22年来,王建荣也获得3次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在他家里,夫妻二人将满满一箱献血证和荣誉证书搬了出来向记者展示,摆满了一张双人大床。

“其实,献出400毫升血对于我们健康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对于急需血液救命的患者来说,那就意味着希望。”王建荣深有感触地说。在相濡以沫的无偿献血道路上,只要接到血站告急的电话,夫妇俩总会义无反顾地奔赴而来。

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邢志华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也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邢志华说,从10岁起,女儿就看着他们一次次献血,那时候天天嚷着要跟着献血,学着父母帮助他人。

在人口大省河南,像邢志华一家三口这样同时献血的并不多见。“当她踏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我郑重告诉她,你成年了,可以像我们一样帮助他人了。从此,她第一次尝试了献血,并慢慢坚持下来。”邢志华自豪地告诉记者,现在读小学的儿子也同姐姐一样,经常嚷着也要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他时常告诉儿子:等你长大,会有那一天的!

22年坚持无偿献血,在邢志华夫妻看来不是大事。邢志华认为,无偿献血会刺激人体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无偿献血能降低和延缓疾病的发生,献血后会降低血液黏稠度,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配偶将获得免费用血的机会。

加入无偿献血队伍,对于邢志华来说,受益更多的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又多了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邢志华在他们“0型血无偿献血微信群”里结识了很多正能量的人,多年来,他们影响上千人加入献血队伍,他们一起加入保护母亲河的巡河护河志愿者、高考爱心送考志愿者、爱心助学志愿者、抗疫志愿者等志愿者活动,用更多方式帮助他人,成长自己。

在拿到“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卡”“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卡”后,48岁的邢志华在自己的日志里写下:鲜红是一抹炫目的色彩;滚烫是一股升华的气息;热血是一种大爱的责任;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精神。无偿献血,让我的生命价值再次升华……

“你的愿望是把无偿献血这件事做多久?”邢志华毫不犹豫地回答:“作为一名献血者,多献一份就多帮一个人。22年只是时间数字,只要身体允许,我们全家都不会停下来,即使我60岁后不能献了,但我会力所能及去宣传无偿献血,让子孙们把献血延续下去。”

2022-06-25 记者 任富强 文/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0404.html 1 邢志华: “热血家庭”22年共拿6个献血奉献奖金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