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9日
第06版:教育视界 PDF版

厚植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沃土

庄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小学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担负着为创新人才培养埋种子、打底子的重任,在这一阶段实施对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教育,对于夯实创新人才发展的基础至关重要。

作为执掌北京大学的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大力倡导“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成为北大附小生生不息的创新文化源泉。

孩子们天生携带创新的种子,每个人身上都具有创新的潜质,他们对新事物有浓厚兴趣、善于模仿、精力充沛。如何保留、呵护他们原始的好奇心、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让创新素养在整个儿童时期得到科学、稳步持续发展,是对基础教育的重大考验。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北大附小率先开启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素养培养探索。学校以创新素养导向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对学校育人文化、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进行系统变革,形成以创新素养为引领的整体育人模式。同时,细化各年级创新素养培养具体要求,以教育教学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点滴微创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给所有人机会、让所有人出彩。

在多年研究与测评中,学校逐渐形成了创新素养培养的阶梯发展目标,明确创新素养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五大维度组成。根据创新素养培养阶梯式发展目标,学校细化了不同年级段创新素养的具体要求:低年级段主要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专注力、动手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对新事物广泛的探究欲和学习兴趣;中年级段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高年级段侧重培养学生批判的思维、独立的见解、信息技术的加工筛选整合能力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素养培养是通过学校育人活动实现的。包容的环境、创新的文化,是孩子们创新素养成长的源泉。打造什么样的课堂?北大附小提出了“学玩相融”这一有效路径,师生在“玩中学”“玩中教”“玩中做”,能有效地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如在“环游棋阅记”游戏中,教师把孩子们的假期阅读变为一个魔术拼图,孩子们读一本积累一块,读完了拼成完整图形,以此来换取开学“学生百家讲坛”的入场券,孩子们个个兴致勃勃,越读“悦”有味。

每个孩子的潜质是不一样的,要照顾每个孩子的需求,最大限度做到因材施教。北大附小以创新素养为导向进行了分层分类课程设计,涵盖基础类、拓展类、研究类3个层次,人文、科技、健康艺术、社会交往、国际理解五大领域,170余门选修课程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专属的课程表。不仅如此,“双减”以来,学校利用托管时间,邀请200多位家长走进小学课堂授课,内容涉及医学、法律、经济等领域,为孩子们的创新素养培养打开了一扇扇新的窗口。

有效的评价是创新素养培养的助推器。学校以创新素养阶梯发展目标为依据,构建了人人成才的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对学生进行了基于创新素养的数字画像。学校还绘制了正向思维引导图,形成了《正面激励100句》手册。此外,学校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用案例访谈的方式展现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每年“六一”儿童节,教师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特别奖项,全校学生人人有奖,个个有特色。

“老师,我觉得你今天特别像一个科学家。”这是北大附小科学课后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评语。“你觉得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教师随即反问她。“我觉得科学家就是穿着白大褂,戴着黑框眼镜,拿着试管,身上有着五颜六色的实验痕迹。他们很聪明,知道的东西很多,最重要的一点——非常具有想象力!”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学校厚植创新文化取得的点滴成果。

(原载《中国教育报》)

2022-06-29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0674.html 1 厚植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沃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