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十九章。
在上一章中,老子叙述到大道废弃之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章,可以说是老子对上一章提到的社会弊病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治理方案。
原文: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xian)素抱朴,少私寡欲。
这一章有关不同版本的问题最容易引起争议。首先在这里先简单地说明一下:在我们所接触的郭店简本《道德经》中,本章开篇两句分别是“绝智弃辩”和“绝伪弃诈”,而通行本《道德经》中则是“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这也是郭店简本和通行本最大的差别。首先我们从时间上来说,出土于战国时期的郭店竹简本和源自西汉以来的通行本,年代越久越接近于《道德经》的真实,所以我们采用竹简本,采用“绝智弃辩”“绝伪弃诈”,这是一层意思。另一层意思,通读《道德经》一书,“圣人”一词出现了32次之多,老子又以“圣人”来象征最高的人格修养境界,在第八章中老子又主张“与善仁”,人与人之间交往要尚仁,可见老子并无“绝圣”和“绝仁”的意思。若依照通行本中“绝圣弃智”和“绝仁弃义”的意思,“圣人”原本是老子树立的一个榜样和标杆,“仁义”本来是用以劝导人的善行,如今却要否定推翻,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况且老子并无这种激烈反对人文价值的思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明显的差别,显然不是在传抄中的无心之举,而是有意为之。而提出“绝仁弃义”,绝的和弃的都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明显是在进一步强化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对立。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种可以理解的现象。
而一说到绝学,大家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绝学基本上是指圣人的智慧思想。孔子有绝学,《论语》里写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孔子断绝了四种毛病:不瞎想,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同样,老子也有绝学: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绝巧弃利,包括第20章的绝学无忧。在现实生活中,“绝”字含有“绝对”的意思,比如一个人说话办事很绝对,一意孤行的话很容易走上绝路,“绝”字往往具有负面含义。众所周知,道家的思维是讲相对性和辩证法的,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上思考问题,但老子却一连用了四个“绝”字,这到底是何意呢,下面我们就逐一来了解。
首先,老子提出“绝智弃辩,民利百倍”,就是弃绝浅薄的心机智巧和巧舌自辩。关于“智”的概念,在第二章中我们已讲过,所谓的“智”不等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智慧,而是指机关算尽的小心机和小聪明。老子从不反对聪明才智,他反对的是由聪明才智异化而成的心机智巧。智慧是好东西,这一点不可否认,但好的东西一定要有好的用途,如果聪明才智用于帮助他人、服务社会、造福百姓,那无疑是好的,但如果用到损人利己上,用到压迫百姓身上,那就是十分可怕的事情。尤其是领导者一旦用心机为自身打算,就会漠视自身的缺点,哪怕是指鹿为马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也会极力歪曲和辩解,维护那份早已变质的尊严,从这一层面上来说,“绝智弃辩”强调的是一种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领导者能弃绝浅薄的心机智巧,对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福音,包括在后面的章节中老子谈到的“愚人之心”“其政闷闷”都是对智和辩的反对。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善于奇谋异术的高人,例如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实行他老师计然子所教的六法,不过用了其中的三四项策略,便稳定了情势使越国复兴。但最后范蠡对名利功勋却一概不要,竟然一走了之到别的地方做生意去了,至于做生意的方法,很多也都是他老师计然子教的,可见有智慧有才学的人比比皆是。同样也有很多四处游说的纵横家以“智者”面目示人,纷纷给诸侯带来“利”之学说挑起战争,换取功名,所以世局动荡不安,民不聊生,往往是被一些有心机智巧的才智之士搅乱的。
其次是“绝伪弃诈,民复孝慈”,意思是弃绝那些虚伪的巧饰和狡猾奸诈的手段行径,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加入了有为的心机,则势必导致行为的伪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淳朴清澈,甚至有时候连亲情关系也会异化得虚伪起来。“民复孝慈”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相对论的解释,在第18章中老子提到“六亲不和,有孝慈。”家庭亲人间不和睦了,才使我们知道何为“孝慈”,这与我们的认知有关;另外一种解释是“孝慈”是生而为人的天性,原本我们就会实践,属于自觉行为。所以若要人心向善,需从本心出发,去除虚伪奸诈,去除标榜做作,去除口是心非,去除万般假冒,恢复淳朴的天性,亲爱善待他人,这才是最纯净的感情。
最后是“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意思是弃绝巧取智夺,放弃追名逐利,也就没有欺世盗名之徒了。以权术治民者称为“巧”,以财货养民者称为“利”,权术之巧,最容易诱使人生奸诈之心,误人行不正之事;财货之利,最容易使人贪图享受,腐蚀灵魂,滋生盗心。比如西晋时期的石崇,他任荆州刺史的时候靠抢劫客商取得巨额财富,生活非常奢靡成为有名的西晋炫富达人;北宋宰相蔡京,他喜欢吃某种鸟的舌头做成的肉脯,查抄他家的时候发现这种肉脯竟有好几仓库。巧取智夺往往是为了图利自己,这是一种强盗心理,是不道德的。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中说,这个世界只有一种罪行,那便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异化:谋杀,偷走了别人生存的权利;撒谎,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诈骗,偷走了公平的权利;背叛,偷走了信任的权利。所以,弃绝权术机巧和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简简单单、脚踏实地生活不失为上策。
明白了老子的心思,我们也就清楚“智辩、伪诈、巧利”这貌似高明的智谋实则异化成人心私欲所使用的工具,它们均是有为的表现,更是统治者扰民的造作妄为,是欺骗愚弄百姓的“文饰”,是造成道德沦丧、世风败坏、社会混乱的根源,应该坚决杜绝抛弃。世间万物皆有表里之分、内外不同,而且皆是虚华在其外、朴实含其中,所以对待世间一切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怎样让人们不被这虚华的形式所迷惑?心灵有所归属,行为有所遵循,淳厚朴实的本性得以复苏呢?老子给出了修身治世的良方:“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时期儒家荀子曾犀利地指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欲望,面对种种诱惑,就欲望本身而言,本无善恶、好坏之分,但当欲望肆无忌惮地扩张,超出一定限度,那么它就有了善恶、好坏之分了,也会给人自身和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危害。因此,无论是儒家学者还是道家学者,都主张对人的欲望要有所节制。儒家主张以“仁”“礼”等制度性的规范教化世人;道家比如老子则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人自身,主张从源头做起,保持天性的质朴,节制私欲。在这里“见”就是表现、展现,也含有见地、思想、观念的意思。“素”本义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指没有雕琢的木头,“素”和“朴”强调的是不加雕饰、保持质朴的本然状态。老子借“见素抱朴”劝诫世人保持朴实的本性,摒弃复杂的心念,不要让过多的外在私欲和诱惑污染了天性中的淳朴自然。其实“见素抱朴”可由常见的“朴素”两字来概括,但在这里“朴素”不再是形容词,而是老子倡导的一种人生基调。比如苏轼,他一生对造福百姓的本心可谓是坚定不移,即使遭遇职场生涯的三起三落,也始终不改初心,不谄媚权贵,一心只为百姓造福,可见“素”“朴”更是一种选择,是不管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不管面临多大诱惑,都能恪守初心,不坠青云之志。而对于“少私寡欲”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了,也就是减少私心和贪欲。希腊罗马哲学家伊壁鸠鲁曾说:人的有些欲望是自然而必需的;有些欲望自然而非必要;还有些欲望既非自然,亦非必要,而是由虚幻的想象所致。养心莫善于寡欲,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要得太多。当我们过多过急地追逐眼前利益,过多地羁绊于外在的种种诱惑时,我们应该保持人性中的一点真诚和质朴,减损自己过度的谋求和贪欲,还自己一颗恬淡平常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境界,还是趋向这种人生境界的重要修养方式和途径。
总之,在这一章中老子通过对“三绝”的阐释,得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文简而意奥的结论,倡导在喧嚣的人世间,我们应始终保持素朴的本性,不矫揉造作,不虚伪修饰,不断减少私心和贪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守住拒腐防腐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习近平总书记这一番论述饱含着对年轻干部的殷切关怀,“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这恰好与本章的主旨思想形成印证。尝尽人间百味,还是清淡最美;看过人生繁华,还是平淡最真,愿我们多内观反省,拥有属于自己最本色的东西。(记者 黄佳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