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19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守正创新见实效 文明实践惠港城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周口经验”

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广场舞大赛

记者 李瑞才 文/图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村村寨寨,志愿服务活跃大街小巷,一系列文艺演出精彩纷呈,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周口,在城乡上下、百姓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近年来,我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增长点,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目标,围绕群众需求,吹响文明新风号角,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目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经成为港城周口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

实践“阵地”遍布乡村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2018年,全国开始探索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我省明确在部分县市进行探索实践试点。我市在项城市、郸城县分别成为全国、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的基础上,自2020年起全域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目前,10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02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均已建成使用,4952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挂牌,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遍布乡村。

川汇区专门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川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高标准打造包括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志愿服务百星馆,志愿服务孵化基地、文化艺术孵化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礼堂、宣讲厅、图书馆、科普馆、多功能会议室等9个功能区,中心面积达1.2万平方米。现已发展志愿者5.3万人,形成“1支志愿服务总队+10支常设志愿服务队+3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68支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73支城市创建志愿服务队”的服务特色;郸城县采取“1+22+524+N”的“阵地”设置,形成“1+10+22+524+N”有针对性的特色志愿服务组织;西华县进一步融合乡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设施,实现“一个场所、多个主题、多种使用”,构筑起“全县覆盖、出户可及、群众便利”的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全县22个乡镇(街道)实践所、452个村(社区)实践站已实现全覆盖。

机制健全解决“急难”

为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我市坚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按照“省级负总责、市级抓推进、县级抓落实”要求,指导各县(市、区)成立以书记任组长和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领导小组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行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负责制,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镇(街道)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同时在市级层面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印发《高质量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周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办法》等文件,围绕问题导向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提升拓展和建设实效,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基层开展工作有章可循。

我市在建设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进程中,坚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围绕为老服务、为小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人群服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五为”服务,总结创新出群众点单、中心派单、组织认单、政府买单、群众评单的“你点我供”五单运行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的精神“加油站”、科技“补给站”、法律“咨询站”、医疗“救助站”。

创新催放文明之花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讲”“评”“帮”“乐”“庆”等方式方法,持续整合由各级领导干部、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专家、教师、群众等人群组成的宣讲团队,利用“清明”“五一”“七一”“十一”等时间节点走进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通过集中示范宣讲,基层宣讲、展览展示、阅读共读、诗歌朗诵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宣传以及党史、国史、文化宣讲活动。接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和深化“五大创建”为着力点,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为载体,深入推进典型引领行动,组织开展“周口好人”“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和“乡村光荣榜”评选活动。利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小网格、大走访、全覆盖”工作机制,组织驻村工作队、志愿服务队等开展结对帮扶、社区排查等工作,宣传党的政策,排查矛盾纠纷,帮助困难群众,提高群众满意度。引导群众开展邻里互助活动,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开展常态化活动,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患难相恤的社会风尚。充分利用乡村文化广场,开展“快乐星期天”“送戏下乡”“庆祝建党100周年”等文化活动,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扫黑除恶、平安建设、环境保护、科技知识、移风易俗等内容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栽进群众心窝。

各乡村结合传统节日、红白事等,有计划地举办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在每个行政村成立村民议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和红白事参考标准等,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文明新风,把文明生活方式和健康理念传入村村组组、家家户户,温润着百姓的心田,温暖着百姓的生活。

志愿服务打通“经脉”

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我市通过强力推进“10+N”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搭建文明实践的大舞台。现已成立志愿服务组织3700余支,招募志愿者82.8万余人,在居民聚集区、公共服务设施、窗口单位、农村集市等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447个,常态长效化广泛开展“邻里守望”、疫情防控、文明交通劝导、“我们的节日”“三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市上下各志愿服务队、文明实践所(站)倾心打造出“爱心早餐”“守护母亲河”“黄寨大嫂”“检察官妈妈”等一大批“接地气”彰显温度的志愿服务品牌。

这些来自本土、扎根群众的志愿服务队,聚焦基层所思所想所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具体事情入手,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真心服务群众又教育引导群众,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使文明实践活动真正树立了品牌、赢得了口碑、聚起了人气。“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理念在三川大地已深入人心。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市还引导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组织“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我前行”等群众性主题活动,开展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民歌唱给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全社会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我市通过大力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党的思想理论等活动,始终把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模范典型、身边好人、各级干部、驻村队员、“五老”人员、乡贤等走进基层开展宣讲活动,用“小话题”反映“大思想”,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讲活动,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成“地方话”,在“润物细无声”中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擘画好文明实践“同心圆”。

我市还通过统筹整合景区景点、道德讲堂、乡(镇)文化站、乡村学校少年宫、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并有效利用企业、小区、茶室等社会资源,搭建一个个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和爱心帮扶等平台。淮阳区充分发挥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优势,依托太昊陵、弦歌台等旅游景点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文明旅游和国学讲座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各类宣讲、讲座。郸城县利用国家农高区、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养殖产业基地等,建立科技科普服务平台。西华县利用文化馆、图书馆、乡级文化站、村农家书屋以及豫剧团、坠剧团等,拓展建立文化服务平台。

“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乡风文明的最强“助推器”,成为“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②16

2022-07-19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周口经验”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3749.html 1 守正创新见实效 文明实践惠港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