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千里 沈铎
草木葳蕤,生机勃勃,转眼已是盛夏时节。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聚焦“八个深化”,坚持“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全市上下聚焦主导产业、聚焦龙头企业、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以项目建设推动周口经济社会发展,聚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至5月,全市新开工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161.6%,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2%,高于全省(10.5%)0.7个百分点……
依托丰富资源 做强优势产业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正成为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
我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180亿斤左右,小麦总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14%以上,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具有“中原粮仓”之美誉。
小麦变成味精,大豆变成豆油,牛奶变成各种高档奶糖,玉米变成乳酸……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再到“卖品牌”,从“大粮仓”到“大厨房”。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食品工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劲势头,现已成为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食品深加工基地。
益海嘉里(周口)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粮食、食品及副食品加工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世纪之交的2000年,益海粮油落户周口。从那时起,周口持续全面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强化要素保障,不断优化软硬件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在周口扎根、壮大。落户我市20多年来,益海嘉里植根周口的美好故事不断续写新篇章。2020年8月,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益海嘉里(周口)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这是一个集粮油食品加工、生物科技、能源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食品产业园。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中原地区规模较大、品种较全的粮油加工生产基地,将大幅提升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
首期投资10亿元的莲菜网周口食品数智产业园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为三产融合产业园,主要包括食品深加工、食品品牌孵化、现代仓储物流、豫东特色食材博物馆、食品检测中心、食品研发和教育基地、食品信息数字化中心等。该项目力争三年时间引入企业10家以上,产值达到10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
纺织服装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纺织服装规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始终在全省位居前列,其中纱产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二位;布产量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位;服装产量占全省的近二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位。周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也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建设的2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近年来,我市围绕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上项目补短板、强科技造长板,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呈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纺纱、织布、染整、面料、服装、销售(电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日前,年产婴幼儿无醛服装2600万件套、中高端服装3000万件套的阿尔本婴幼儿服装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该项目将成为全国首家“0碳”“双标”婴幼儿无醛服装工厂。
位于沈丘县钢铁产业园的安钢周口项目,北依沙颍河,南近漯阜铁路,东临正在规划的阳新高速公路,“公、铁、水”多式联运优势明显。在这里,一眼望不到边的周钢一期钢铁生产线,似一条长龙绵延于沈丘沙颍河南岸,安钢大道上运送原料和成品钢材的车辆川流不息。安钢周口钢铁公司纪委书记李发展告诉记者,今年安钢周口钢铁公司围绕钢铁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加速周钢铁路专用线、周钢码头、周钢港口物流园区和周钢续建工程项目建设。目前,总投资31.2亿元的周钢焦化项目在加速建设中,占地500余亩的硅钢生产线也即将破土动工,周钢焦化项目正加快推进,确保及早形成年产500万吨钢的产能。
坚持创新驱动 赋能产业发展
如果说引进一个又一个项目是做“加法”,那么,产业集群则是做“乘法”,让落地的项目以新的形式聚合,进而形成全产业链的生态。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必须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行业话语权的企业,实现“做大一个、跟进一批、带动一片”的集群效应,提升企业集聚水平;必须在创新方面下功夫,降低创新成本,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制度环境,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集群生态,推动集群成员从“物理相邻”向“化学相融”转变。
我市积极整合富士康、凯旺科技、大华科技、耕德电子等现有智能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开放实验室,促进零部件生产向模组和终端产品发展,推动更多产品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智能零部件生产基地。
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赵建介绍,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以上,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公司先后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这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为公司进一步打造百亿级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生物医药产业一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我市坚持以现有医药龙头企业扩张发展为重点,建立生物医药重点骨干企业图谱,发挥乐普药业、普瑞制药、海熙生物等骨干企业市场占有率高、研发能力强的优势,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延伸生物医药产业链条。通过加快整合现有医药生产企业,引导具有品牌、技术、特色资源的中小型医药生产企业以战略合作、兼并重组、产业联盟等方式做优做强,推动医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总投资1.5亿元,乐普药业年产20吨抗癌原料药项目已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纳税1亿元。该项目填补了我市在抗癌药物生产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和产品领域,对我市加快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形成集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为一体的规模化全产业链的医药产业基地,推动区域内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农业大市,周口拥有极为丰富的玉米资源,这也使得我市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有着先天优势。我市依托金丹乳酸和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聚焦生物基和石油基可降解材料,注重科技研发,加快项目进度,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粮食精深加工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目前,我市生物降解材料产业以乳酸、丙交酯、聚乳酸、PBAT、淀粉基材料及相关可降解塑料为核心产品,纵向发展原料和可降解材料制品,横向发展配套、延链补链强链及重点生态建设项目。3月22日,我省第二批15家省级产业研究院名单正式揭晓,由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成功入选。据该公司技术总监蒋栋梁介绍,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将瞄准乳酸、聚乳酸降解材料全产业链世界前沿技术难题,打造降解材料最权威的开放共享平台,抢占世界乳酸、聚乳酸产业制高点。
产业研究院是构建创新链中的关键一环,为科技与产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搭建桥梁,致力于实现应用研究“从1到100”的跨越,是打通科技成果产业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颖波告诉记者,今年我市按照每个主导产业都要建设市级产业研究院的要求,围绕6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组建10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形成产业创新示范效应和比较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支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
深挖产业潜能 持续扩大投资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我市坚持把产业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努力完备产业链条、健全产业体系,形成配套优势、集群优势,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塑造产业新优势。
聚焦主导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建立完善工业项目“5个5”推进机制。截至6月下旬,全市筛选确定“5个5”工业项目280个,年度计划投资529.54亿元,完成投资283.99亿元,投资完成率53.62%。
持续开展工业绿色化、智能化和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上半年,全市共谋划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96个,年度计划投资145.05亿元,已完成投资63.57亿元,投资完成率44%。截至6月下旬,全市共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68个,年度计划投资17.59亿元,完成投资12.48亿元,投资完成率71%。
“ 四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入库“四上”企业156家(其中工业企业入库50家),比上年同期(90家)增加66家,同比增长73.3%,44家企业作为2022年周口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征程万里,实干者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一曲工业强市的激昂旋律正在三川大地上回响。②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