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
第06版:沙颍文艺 PDF版

彼岸荼蘼 风禾尽起

丁志英

人的喜好像是命中注定,颜色太过复杂的东西,总是不太喜欢。花儿也一样,许是我阅历太浅,所钟情的黑白灰,很难在花叶间觅得。不留恋于姹紫嫣红,总认为这些色彩不符我心。

而彼岸花却不同,虽花开猩红绚烂,但只一眼,便心生痴恋。红色的花儿叫曼珠沙华,它如火如荼,像一个妖姬,入魄吸魂,给人悲伤的回忆;白色的花儿叫曼陀罗华,它静雅神秘,像一个魔鬼,深不可测,令人幻想,给人无尽的思念。传说彼岸花是黄泉路上的引魂之花,花香有种魔力,能唤起灵魂生前的记忆。由于它生长的地方与埋葬逝者的地方有所牵连,所以又叫引魂花。春分前后三天称为春彼岸,秋分前后三天称为秋彼岸。彼岸花开在秋彼岸期间,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佛经云:“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相传此花也是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看上去非常的圣洁和美丽。一白一红,交织缠绵,瘦了时光,枯了容颜,并有着悲喜人生的感慨万千。

我钟情的另一种花便是荼蘼了,宋代诗人王琪的《春暮游小园》: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梅花凋谢,海棠方开。春天花儿怒放之后,又有翠绿坚韧的枝条从墙壁伸出,这交替更换的过程不就像是人生吗?

后来,又读刘过的《春归》:百花开尽到荼蘼,一片春心又欲归。可恨东风留不得,漫教啼鸟怨斜辉。苏轼也有诗云:蜀中荼蘼生如积,开落春风山寂寂。当时就想,荼蘼,究竟是怎样一种花,能让那么多诗人为它感叹?后来我找到了它的资料,荼蘼花白叶羽,果实入秋后变红,多生长于崇山峻岭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耐寒怕涝,枝梢茂密,花香浓郁。“三春过后诸芳尽”,它是直到盛夏才开花的植物,荼蘼花开也就意味着一年花季的终结。虽然热烈绽放在七月,但荼蘼花也是个冷漠孤傲的舞者,它知道自己的方向,逃不过季节的抉择,所以舞得美艳,舞得刻骨,舞到生命的尽头:琴弦断、花飘零、香魂散,不倾国不倾城,但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容颜。

静静地徜徉在荼蘼花的心语里, 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那些忘不了的痛,那些破不了的冰,在心的挣扎中,一节一节的回放,一段一段的融化。也许,在人的五脏六腑里,心是最复杂的一个元素,猝不及防间,控制着你的情绪,麻痹着你的神经,上演着你不愿看到的一幕一幕。人活着,也许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人生定位,更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呼吸的人生态度。理解换位,说着容易,其实是很难置换的东西。

风里雨里,记忆疼痛了谁;磕磕绊绊中,念念不忘的是谁;谁的出现明媚了谁的时间,谁的转身辜负了谁的爱怜,相爱的距离缘分的深浅,原来都不过是彼岸花开彼岸,忘川河畔亦忘川,奈何桥头空奈何,三生石上等三生的过眼云烟。

无论是路上绝美的繁华,还是盛夏绽放的寂寞,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一朵荼蘼,一枝彼岸,如若分离,请让我的懵懂无知离去,请让我的痛苦忧伤离去,请让我的不安、浮躁、彷徨离去。“蟹爪丝瓣竞缠绕,彩团绣球韵独稀。终日缄口暗蓄势,秋来涣涧笑满川。”正如我所喜欢的这两种花儿一样:芳华不尽,年华未央;繁花落尽,风禾尽起。如此甚好!

2022-07-22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4022.html 1 彼岸荼蘼 风禾尽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