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2年08月04日
第05版:健康郸城 PDF版

“逢进必扫”场所码 织牢疫情防控网

本报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王卫平 文/图) “走!该做核酸了!”8月3日7时,郸城县新城街道办事处福星社区的张女士早早地叫醒丈夫、儿子、女儿,一家四口戴好口罩来到位于家和盛世小区门口的核酸采样小屋,先扫核酸采样小屋的场所码,再进行核酸采样(如图)。

“最初出现疫情时,我们大多是恐惧和无措的。现在太多太多的惠民政策保障了我们的健康,作为一位普通市民,就应该自觉扫码、做核酸检测、戴口罩,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保护了家人。”张女士说。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郸城县丝毫没有放松防控措施,在全县范围内持续推进“周到办”场所码推广使用,进一步强化各场所疫情防控管控力度。从医院到乡村诊所、从大型商超到农贸市场、从理发店到餐饮小铺、从衣帽鞋店到酒吧夜市……场所码无处不在,“一店一码”实现全覆盖。

“嘀!绿码。这个声音对我们商家来说是个定心丸,对客户来说就是绿色通行证。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反复提醒、劝说,大家才想起来进店之前先扫码。现在好了,郸城人民很自觉,推门之前就先扫门上的场所码。大家戴口罩的自觉性更高,很少见不戴口罩进公共场所的人。”王女士来自广东,在郸城县经营一家海鲜馆。疫情让她的小店几经波折,一向谨慎细心的她,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方面更加严格。不过,令她欣慰的是,今年以来,郸城县各社区疫情防控小喇叭响了起来,戴红袖章的社区干部开展不间断巡逻,手机微信、短信、致全县人民一封信等各种疫情防控的“信”宣传无缝覆盖,群防群控筑牢了疫情防控网。

记者走访郸城县城发现,只要是开门营业的门店,入口必备“三大件”:酒精、场所码、体温仪。稍大一点的公共场所门口都有专门值班人员,还配备了小喇叭滚动播放“请佩戴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扫码测温”宣传语。还有一些商店免费为市民提供口罩,让偶尔忘戴口罩的市民取用。

“说句实在话,上衣、裤子口袋里都有口罩,唯恐换上衣或换裤子之后忘了拿口罩。每个人都自觉一点,漏洞就更小一点,防控的网格就更密一点,戴口罩很简单,扫个码更简单,做核酸又免费,党的政策这么好,不是咱们的福气吗?这让我们更有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了。”刘先生在某机关单位上班,他表示,大热天出门可以不开车,但绝不能不戴口罩。

“这几年,医护人员太不容易了,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给社会添乱,我们义不容辞!”在县中医院上班的张洋表示,自己这几年参加了太多次的疫情防控实战或演练,“反复用酒精消毒洗手、收快递喷洒酒精消毒,进出电梯都会用消毒剂喷洒或消毒湿巾擦拭,回家还会再进行手部消毒……自觉消毒,成了医护人员的习惯。”

不只是医护人员,群众的自觉防控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前两年,做大规模核酸检测时,现场总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埋怨声,或者插队、争吵等现象。如今,大家养成了良好的排队习惯,每天早饭前后、晚饭前后,来做核酸采样的人员慢慢稳定了,而且配合度很高,也更理解我们医护人员了。”新城街道核酸检测小屋的护士欣慰地说。

“群防群控,重点在‘群’,关键在‘众’。只要每个群体都履行好自己的防控职责,只要每个人都能从‘要我做’自觉转变到‘我要做’,就一定能够织牢疫情防控网,一定能够取得疫情防控的最佳成效。”郸城县副县长、卫健委党组书记牛海燕说。②12

2022-08-0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5217.html 1 “逢进必扫”场所码 织牢疫情防控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