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5日
第05版:西华新闻 PDF版

寻梦“桃花源”

□记者 张猛

盛夏时节,太阳犹如一颗大火球灼烧着大地。接近中午时分,西华县黄桥乡裴庄村万亩桃园里依然晃动着桃农采摘桃子的身影。

看着一辆辆满载桃子的卡车驶离桃园,和盼望满脸笑容。“按今年的市场行情,每亩桃园纯利润4000多元没问题。”和盼望说,今年他的桃园规模已经发展到130亩。这样算下来,一年光种桃子的收入就有50多万元。

而在几年前,和盼望放弃自己的广告公司回村里种桃,家人和一些乡邻多少还是有些不理解。

90后的和盼望是土生土长的裴庄村村民,从他记事起,村里就有种桃的传统,其父亲也是村里的种桃“老把式”。和盼望高中毕业后选择走进军营当了5年武警,从部队转业后他回到西华县城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点燃了和盼望的返乡创业梦。党的十九大以来,西华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以市委提出的“六村共建”为抓手,充分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以生态旅游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在裴庄村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村。

如今,裴庄村因为种植桃树,春季花如海,观光旅游人如潮;秋季果飘香,大车小车客盈门,被誉为新时代的“桃花源”。该村先后被中宣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彼时的和盼望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潜力,2015年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县城的广告公司,决定回村二次创业。“那个时候乡里一亩地给桃农补贴1000元,鼓励支持我们扩大桃园规模。”和盼望说。

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2018年,和盼望成立了恒旺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吸纳刘现春、和文涛、和盼道等6名村民以干股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参与桃园经营和管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几年下来,和盼望的桃园逐步走上规模化发展的路子,经济效益逐年攀升。

“他们有技术,但桃园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我们就组团发展,共同奔小康。”和盼望说。

和盼望的发展思路是对的,如今,他的那几名以技术入股的股东每年能分红8万多元。“有的两年就把家中的平房翻盖成小楼。”谈及这些,和盼望颇感欣慰。

随着桃园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盼望特意吸纳了村里的困难群众进园打工,9名村民常年在园里工作,到了桃子采摘期用工量在40人左右,务工村民每人每天能拿到60元的工资,既能顾家又能挣钱。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和盼望说,“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我希望能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致富路。”

2022-08-05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5578.html 1 寻梦“桃花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