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30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乘风破浪 逐梦远航

——周口构筑“1+9”港口发展体系述评

鸟瞰周口港

总策划 顾玉杰 王健

记者 张劲松 文/图

沙颍河畔,临港新城画卷铺展——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周口正在加快完善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推进“一县一特”专业码头建设,明确定位,错位发展;

老子故里,开放大潮奔涌而来——围绕打造“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周口正在努力打造“河南面向东南沿海开放桥头堡”,努力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凝心聚力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支点。

连日来,本报记者对全市10个县市区港区港口进行了深度走访,所到之处,皆有华章,有的营运场面一派繁忙,有的建设场景热火朝天,有的正在规划快速推进......

在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道路上,周口栉风沐雨、勇毅前行。

顺应发展潮流,依托区位优势,周口正在全速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

沙颍两岸,三川大地,春风浩荡,春意盎然,周口以“临港新城、开放前沿”为发展定位,一路开足马力、行稳致远。

正如市委书记张建慧所说:“周口发展方向越来越明。全市上下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达成了共识,周口不是省际边缘,而是开放前沿。全市上下对发展临港经济、建设临港新城达成了共识,建设新兴临港城市,是周口的发展定位,更是服务全省大局的责任担当。”

回望周口港发展历程,一连串闪光的时间刻度,如此清晰地标注在像珍珠一样串起的一个个港口上。2017年,周口市港口货物运输量完成1100万吨;到了2021年,周口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915万吨,占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的71%。

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周口拥有天然的航运优势。近年来,关于港口建设的规划蓝图正在周口这个平原大市酝酿实施、风生水起。

我们看到了一个蓄势腾飞的内河大港——

有人说,大河如果没有港口,大河就是尽头,但如果有了港口,就能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港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周口把港口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核心位置,这充分说明周口的决策者们思路宽、定位高、工作实,周口的发展可以说气魄大、机遇好、后劲足,已经呈现出建设大港口、实现大发展的宏大格局。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河南周口港入列全国36个内河主要港口!借此机遇,周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全力打造东连长三角、西接内陆腹地西北华北的水陆集疏运枢纽,在河南发展战略布局中展现勃勃生机。

从昔日舟楫云集的繁华,到一度断航,再到如今涅槃重生的周口港,滔滔不尽的沙颍河水淘洗着古今多少往事。周口港,用奋斗镌刻了向着世界一流内河大港击鼓催征、澎湃前行的时代丰碑,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顺势而为、成色十足的发展答卷。

我们看到了一个通向全球的内河大港——

志在万里,勇创一流。周口,正在从“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快速转型,周口进入了向海而生的新时代。

周口,内河水运发展迅速。国内方面,开通了周口港至太仓港、淮安港、大丰港、凤阳港、连云港港、上海港6条集装箱航线,实现了通江达海内河航运目标;国际方面,在商务部鼓励试点的CIFA多式联运提单的作用下,周口港又开通了到达美国洛杉矶长滩港集装箱国际航线,使周口港成为中原腹地连接世界物流的水上门户枢纽。

如今的周口,真正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周口千万人民对“未来之城”已萌生出更多期盼。多年后,让我们再一同回看今天的“时空坐标”,一定能收获更多更大的惊喜。

我们看到了一个正在崛起的临港新城——

港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城市综合发展,这对发挥好港口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城市全面繁荣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迅速将港口优势转化为临港产业发展优势,转化为城市综合发展优势,将是周口港发展的生命和希望所在。

围绕“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这一定位,周口重点提升港区集货能力、岸线使用能力、航道通行能力、便捷通关能力,着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同时,加强与沿江沿海港口及国际国内航运公司、集装箱公司、物流公司合作,力争货物吞吐量达到3000万吨、集装箱3万标箱。

近几年来,周口坚持以发展临港产业项目为龙头,通过抓谋划、抓招商、抓服务,快速推进临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良性梯次发展格局,临港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周口港与城市亲密牵手、真诚相拥,让城市和港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迸发出新时代的蓬勃活力。

对外开放铺展恢宏画卷,水运优势更加突出,“1+9”港口体系点亮周口开放前沿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周口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加快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开放要空间,向改革要活力。

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周口构筑起“1+9”港口体系,点亮了开放的前沿。周口正在以不同层面、不同方式,打通连接世界之路,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展。

近几年来,周口坚持以开放促转型,全力打造“豫货出海口”,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周口航运的发展有利于加快我省向东开放,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陆海联动、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黄淮平原腹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努力打造“河南面向东南沿海开放桥头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周口高水平开放任重道远,仍需拿出“敢”字当头、“干”字为先的精气神,在攻坚突破中探路破局,为中原崛起持续注入周口动力。

近年来,沙颍河全线通航,周口紧抓机遇促成蝶变,重新提升城市定位,全力推进港口建设和发展,为“豫货出海”打下坚实基础。从区域位置看,周口位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一头紧靠郑州,一头连接长三角,区位优势突出,这让周口成为密切豫东南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连接融合的重要节点城市。

周口充分发挥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优势,东向发展、东向融入、进圈入链,变“边缘”为“前沿”。同时,周口加快沙颍河生态经济带、高铁经济带建设,进一步畅通水路和陆路两条东南开放的大动脉。

——努力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放是当前周口的鲜明标识,更是驱动周口奋楫争先、激流勇进的强大动力。周口正在敞开胸怀,伸出双手,期待与远方朋友并肩前行、共谋发展。开放的周口收获商机无限。

周口作为全省唯一通航的地级城市,也是全省的门户地区。周口港有希望带动我市的商贸、保税加工等产业,同时利用水运成本优势,吸引先进制造、化工建材等产业转移,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

面对新一轮开放机遇,周口正在加快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勇当全省乃至全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排头兵”,坚持把全面推进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和扩大开放的大通道,走出一条内陆农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凝心聚力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支点。对外开放,一场继往开来的深刻变革,一条永不停歇的合作之路,在新时代新起点,周口整装再出发,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披荆斩棘、凯歌前行。

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形势,周口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承接产业,布局生产力,加快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积极进入长三角经济圈,努力融入长三角产业链,深度接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

在建设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重要支点上,周口要强化进圈入链、强化枢纽建设、强化数字治港。周口要变基础优势为发展优势,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实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把周口港建设成为“公铁水空”一体快速无缝转换的多式联运枢纽港,塑造枢纽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港口智能体,实现船悦其行、物优其流。

面朝大海,周口乘风破浪、连接世界;面向未来,周口持续开放、振翅远航。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正成为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周口港,正在用智慧和汗水点燃千万周口人民的希望,以拼搏和韧劲开辟前行的道路,努力推动“周口号”巨轮开足马力、行稳致远!②15

2022-08-30 ——周口构筑“1+9”港口发展体系述评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7347.html 1 乘风破浪 逐梦远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