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志新
今年,在项城市开展的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从事特殊教育15年的80后教师孙欣获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孙欣一直用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话激励自己: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
孙欣说:“教师是叶的事业,所有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都在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而特殊教育事业因学生的不同又有它的艰辛和魅力。选择这个职业,我始终不悔,并且时常告诫自己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尽自己最大力量,和奋斗在特殊教育一线上的同行一起用爱心和信念为这些特殊的天使撑起一片蓝天!”
手册带身边 刻苦学手语
提起和听障儿童结缘,孙欣说:“在大学的一次活动中,我偶然接触到一些听障儿童,看到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明亮的眼眸,我的心被融化了。”
从此,孙欣开始关注听障儿童。大学毕业后,她怀着憧憬、希望、好奇走进项城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
然而,令孙欣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特殊岗位上,需要面对各类听障儿童,如果想要与每个听障儿童都能无障碍交流,必须学会手语。这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孙欣来说无疑是一道难关,因为她对手语一窍不通。
“我必须快速掌握手语技能,尽快适应特殊教育工作岗位,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中。”带着这份执着,孙欣开始学习手语。为此,她时刻将1000多页的《中国手语》手册带在身边,一有时间就练习。对于不懂的地方,她总是虚心向同事请教,并主动和听障学生用手语进行交流。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孙欣基本掌握了手语,可以和听障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欣对手语掌握得更加熟练,偶尔还为一些大型活动做现场手语翻译。
在2018年河南省残运会期间,孙欣作为一名志愿者为听障运动员做现场手语翻译,在无障碍比赛中贡献了一己之力。
除了文化课,孙欣还负责学校的律动课。最初,学校没有专业的律动教室,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们感受不到正常的节奏,她就通过敲击或拍打鼓使之振动,反复让孩子们感知,并引导他们用心去感受,让无声的世界里也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选择终不悔 只为桃李开
为适应社会需要,孙欣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自2015年起开始招收智障儿童。针对听障儿童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智障儿童,孙欣就开始学习研究针对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
刚入学的智障儿童没有规则意识,因不被理解往往性情急躁,经常对老师们做出一些攻击行为,孙欣也被他们抓伤过。面对这种情况,孙欣认真观察他们、耐心陪伴他们,捕捉他们内心的情绪和情感需求。渐渐地,这些孩子们学会了向他人主动问好,他们的一点点进步都让孙欣欢欣鼓舞。
孙欣说:“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单调和枯燥,但是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想到家长们的殷切期盼,就觉得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
令孙欣感到欣慰的是,她带过的学生和她的关系就像朋友和亲人一样。2021年的一天,几个学生跑过来对孙欣说:“孙老师,我们以后可以喊你孙妈妈吗?”孙欣当时一愣,随后激动地问:“你们说什么?”孩子们又说了一遍:“我们以后可以喊你孙妈妈吗?”“当然可以!”瞬间,孙欣感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孙欣觉得这么多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辛苦的工作换来了鲜花和掌声。多年来,孙欣带着学生们参加了无数场展演活动,赢得了众多荣誉。其中,有数名学生被北京心灵呼唤残疾人艺术团招纳为成员,还有两位学生在郑州读大学时赴中央电视台演出。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孙欣原创、其学生表演的舞蹈《在灿烂的阳光下》参加了第十届河南省残疾人艺术会演,并荣获二等奖。
风雨送教路 上门暖人心
为扎实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每一个残障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孙欣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从2017年起开展为重度残障儿童送教上门活动。孙欣主动向学校申请,承担起送教上门的任务。
送教上门是件苦差事,因为那些重度残障儿童大部分住在偏远农村,最远的来回一趟得一百多公里。
孙欣也有疲惫懈怠的时候,但是一想到孩子们那期盼的眼神,她不敢也不能停下送教上门的脚步。
孙欣说,在15年的特殊教育生涯中,她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忧伤,有过收获的快乐,也有过痛苦的彷徨,但看到那些可爱的孩子、同甘共苦的同事,她就更加热爱这项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