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可以直接增加城市颜值、提升外在观感,而一个城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则可以提高城市温度、增强舒心体验,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外在观感的美化和内在管理的提升互促共赢,就能相得益彰,实现一举求多效。而“创文”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平台载体。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各项城市创建活动,在“城城摘牌”的同时,城市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群众生活的舒适度逐步提高。然而,城市治理是一篇大文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治理能力的系统化、精细化、智慧化提升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交通文明,是市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也是城市软实力、竞争力和治理能力的外在反映。我们要加强静态和动态交通管理。当前,中心城区背街小巷无序停车情况还很常见。要通过增划停车位、建设集中停车场,着力解决机动车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要加强非机动车管理,规范城区电动车、自行车、三轮车和共享单车等非机动车停车秩序。要全面摸排主次干道堵点,针对施工情景、高峰情景、事故情景等不同情况制订保通保畅方案,一旦发生交通拥堵,第一时间远程分流、现场管控、智慧调度。
有城可以聚人,有市才能发展。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必需要有“烟火气”,必需要有高度活跃的商业经营活动。但是商业经营活动的活跃,就会带来车水马龙的喧嚣,就会带来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诸多烦恼。如何让文明风吹拂“烟火气”,这事实上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治理能力。我们要加强临街商户管理,规范商户经营行为,压实门前三包责任,杜绝占道经营、出店经营行为,引导商户文明经营、有序经营、诚信经营,为市民营造文明卫生、安心舒心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厕所看起来是小事,不用时不被关注,急用时谁也离不开。当前,中心城区还存在一些旱厕,气味大、污染重,是文明城市的形象短板。一座小小的公厕不仅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进程,更体现出党和政府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和成效。要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坚持先改厕后拆厕原则,统筹加快实施城乡厕所革命,让洁净的厕所能满足群众所需、提升城市形象。
水是城市的血脉、发展的资源。城市里流淌的水是清澈还是黑臭,事关生态底色、文明成色,更事关百姓的生活质量。黑臭水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城市,显然不可能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事在人为,为则不难。周口是平原地区,黑臭水体的成因大多是垃圾污染,管住了垃圾,黑臭水体就会大为减少。我们要把握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管好垃圾清运处理,不让垃圾污染水体,把城市水体全部变成群众“看不够”的生态河、“文明带”,以城市水生态建设的成效助推周口文明城市创建。
一个文明城市留给人们的印象,不能仅仅停留在拥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不能仅仅注重“明眼处”的光鲜亮丽,更应通过社会治理能力的持续提升,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温馨、舒适和便利。全市上下要提高站位、聚焦问题,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动问题解决,大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科学化、智慧化、人性化的管理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温暖。②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