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8日
第08版:专题 PDF版

记录新时代 宣传新周口 争做好记者

速度 广度 态度 温度

周口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总监 张雨

党的二十大前不久胜利闭幕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我深刻感受到,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更应该将会议精神落实到工作当中,更好地做到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不辱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使命。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是党的二十大的主题要求。今天,我将从一个广播人的角度来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就“自信自强”而言,每一个广播人都是“采、编、播、剪、录”的能手,每一位广播人就像是一个全能的战士一样,不论面临如何棘手的情况,总能搏出一番天地。

就“守正创新”而言,在“守正”上,我们时刻谨记广播人的责任与担当,积极弘扬正能量;在“创新”方面,广播节目在不断地进行升级改造,以求做到更好地服务大众、服务民生。

就“踔厉奋发”而言,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弘扬党的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仅仅是每一个广电人的态度,更是我们广电人一直以来的行动。

最后就“勇毅前行”而言,我更是感触颇深。无论暴风骤雨,无论汛情疫情,我们都会在职在岗,保证正常开关机。“凡早班必失眠”是很多广电人的“职业病”。“保证播出”应该是每个广电人的上班第一课。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即使天没亮,执着的广电人身上也闪着光;大家常常笑谈:“人类不休息,广电不关机。”其实,这简单的十个字道出了一代代广电人的坚守,说尽了一代代广电人的热爱。

我们也一定会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我们一定会永远记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

牢记初心使命 讲好周口故事

周口广播电视台融媒体采访部副主任 和畅畅

记者是一个光荣而特殊的职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为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06年上班伊始我就从事新闻工作,从社会新闻采访到时政新闻报道,再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活动报道,多年来我和同事们用手中的笔和肩上的摄像机记录周口发展的沧桑巨变。文化艺术中心、三川明珠电视塔、体育场,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周口公园、周口植物园、铁路主题公园,一个个公园特色鲜明、景色优美;周口中心港、周口东站、通用机场,周口公铁水空四位一体交通体系四通八达;产业发展生机勃勃、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周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

2021年7月,面对历史罕见的严重汛情,我深入西华、扶沟防汛一线,报道抢险救灾情况,见证了防汛期间一个个重要决策的发布、一个个鲜活的抗洪面孔、一场场战役的胜利,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2022年3月底,太康县出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作为抗疫一线的报道组成员,我每天都深入封控区内部用第一视角讲述抗疫故事,当好了战“疫”“新闻轻骑兵”。这些采访经历让我备受感动、深受教育,让我深刻体会到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好,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四力”,努力创作更多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在时代脉动中凝聚奋进力量。

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记者

周口报业传媒集团要闻采访中心副主任,时政采访一部主任 王艳

辛苦之中感受职责,笔尖之下守望道义。时代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传媒生态在变,不变的是记者的责任和坚守。下面我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谈3点体会。

一、坚持干在实处,始终立足岗位、尽职尽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时政记者岗位上工作了20余年,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

作为时政记者,工作标准高,时效性强,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这份工作也倒逼着我在学习中提升,时刻保持坚定清醒的政治头脑,锻造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在尽责中担当,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严谨对待每一篇稿件。

二、厚植民本情怀,多写有深度有温度的好作品。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近年来,我在防疫和防洪前线,在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在“创文”一线,在乡村振兴前沿,留下了坚定的足迹和追寻的目光。如果说,参加时政活动让我头脑更清醒、内心更坚定,那么深入基层则让我思路更开阔、内心更丰盈。作为记者,我们就是要深入一线,走进群众,努力用高质量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广大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记录每一个奋斗的足迹。

三、紧扣使命任务,为讲好新时代周口故事作出新贡献。作为党报时政新闻报道一线记者,更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用心用情讲好周口广大干部群众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故事;讲好周口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的精彩故事;讲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办好民生实事的温暖故事。我们要用一篇篇鲜活精彩的报道,展现“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活力,“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风采,为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添彩助力。

守土有责 不忘初心

周口报业传媒集团编辑 张廉明

提起要闻版编辑,“夜班”二字不得不提。因为这两个字,可以说是我们工作的代名词。我于2007年10月到日报一版工作,至今已经15年,每逢夜班,凌晨收工是正常情况,天亮回家也不意外。

经历多年一版工作,特别是近来通过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党报编辑,必须把政治放在首位,坚持“党报姓党”,树立精品意识,切实肩负起党报的职责和使命。

一、守土有责,不忘初心,就是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一名党报编辑,要把好事实关、技术关、文字关,但首要还是把好政治关、政策关、纪律关,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党的声音及时、准确传达到方方面面。党的二十大期间,《周口日报》共出版53个版大会特别报道,《周口晚报》几乎期期都是“党的二十大专刊”,及时传达了党的声音,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宣传任务。

二、守土有责,不忘初心,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全力杜绝差错发生。在稿件编排、校对期间,我们是想了又想、看了又看,日期是否正确、报眉是否有误、文字是否精准、语句是否通顺,标题是否恰当……特别是领导的姓名和职务,可以说是一撇一捺反复核对。

三、守土有责,不忘初心,就是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守得住寂寞、甘为他人作嫁衣。放下家里的牵挂,忘掉窗外的热闹……在大部分人享受华灯初上、温馨夜晚的时候,我们夜班编辑往往要告别家人、屏蔽喧嚣,穿过城市的霓虹灯和烟火气,在夜色中赶到单位,埋头苦“看”、默默奉献,一心一意当好党报把关人、新闻守夜人。

下一步,在集团党委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解读阐释,并集中宣传报道我市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在推动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中贡献党报力量。

我们的二十大时光

项城市融媒体中心编辑 张丽

党的二十大全国关注、世界瞩目。我从事媒体行业30年,作为这一划时代盛会的记录者、传播者,倍感荣幸。报道和传播好大会的声音,是我们无比崇高的政治责任和职责担当。

一、在现场才有感动。针对全市干部群众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的采访报道,我从小切口入手,考虑展现一下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二十大时光。我将采访对象锁定到我市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牛红。开幕当天,我提前来到牛红家,只见他们每个人都穿得非常正式。当国歌响起,一家人都起身站立,挥舞国旗唱起国歌。这个普通的中国家庭以自己的方式礼赞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从他们的神态和言语中,体会到了人民对党的依恋和深情,真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盛给百姓带来的满满幸福感。我以《小家大事》为题,以这家里的一个小女孩的视角展开整篇报道,获得了单位十月份创新创优新闻奖。

二、更努力才更出彩。项城市融媒体中心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手段,做好深度、温度、速度和角度四篇文章,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实现优势互补。原创作品《党的二十大开幕 他们驻足行注目礼!》在项城新闻抖音号播发后,浏览量达632.6万;原创作品《国歌响起 项城消防全体起立唱国歌!》浏览量达524.5万,反映了项城人民和党中央心连心的感人场面。

三、新征程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闻工作者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今天是23个中国记者节,我想,对记者节最好的庆祝,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坚守中做好每一次采访,于创新中写好每一篇稿件,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让青春在学习宣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绽放绚丽之花

太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亚利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在北京胜利召开。作为新闻舆论战线的主力军,我们一边聆听和学习报告内容,一边迅速组织报道和宣传。我和同事,结合太康实际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并开设“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太康 太康人民心向党”专栏,充分报道各乡镇各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场面和创新举措,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作为一名县级电视新闻记者,我们把镜头对准了身边的普通人,让这些“小人物”成为典型和榜样。为挖掘马厂镇前何村第一书记韩宇南的感人故事、感人瞬间,我们经过几个月的资料筛选和制作,终于将《税官老韩扶贫记》纪录片搬上荧屏,展示了扶贫干部勇于担当、敢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的公仆情怀。

小事件汇聚大能量,今年以来,我在中央媒体发稿8条,省级媒体63条,市级媒体244条,学习强国107篇。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过程中,我有以下感悟:

一是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路明灯。党媒姓党,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向前。

二是坚定不移用融媒精神、融媒口号激励斗志勇毅前行。太康县融媒体中心党组响亮提出“一起向未来,融媒更出彩;融媒是我家,我是融媒人,我们爱融媒”的融媒口号,精神的力量将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团结奋进、勇毅前行。

三是坚定不移向太康融媒“十大出彩人物”看齐,做到学有示范、做有榜样,在亮晒成绩、互评互促中提炼好经验,营造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始终秉承融媒精神,展现出融媒人的时代担当。

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人民故事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鹿邑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副主任 马少杰

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9年我正式加入鹿邑县融媒体中心,如愿成为一名党媒新闻记者。工作以来,我与同事们多次参与重大新闻报道:疫情防控时期我们积极宣传防疫政策和感人故事,乡村振兴建设中我们深入基层报道典型人物,重大会议期间我们通过现场直播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参与2021年的抗洪抢险报道工作,受当时的汛情影响,我市多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县委宣传部第一时间成立新闻报道组,得到消息的我积极响应,主动报名参加抗洪抢险报道组,与我县基干民兵一起赶赴西华县聂堆镇鲤鱼滩村,对抗洪抢险队员的事迹进行报道,最终与救援队伍一起构筑了抢险救灾的“钢铁堤坝”,这些感人的画面至今还常常在我脑海里浮现,这次经历也令我终身难忘。

在报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我主动申请参与驻村扶贫工作。在两年的驻村工作中,我撰写了一批新闻稿件,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感人事迹、得力举措等进行报道。2021年,我与同事一起创作的反映省级非遗黑陶制作技艺的纪录片《黑陶记》,荣获河南省纪录片一等奖。通过深入挖掘新闻素材,让新闻报道走进群众、把宣传阵地搬到基层,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记者的初心。

回顾过去,我坚定地认为,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大局观,践行“四力”要求,坚持“三贴近”原则,多深入基层、多走进群众,多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的新闻作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就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人民故事,创作更多新时代精品佳作,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践行“四力”的生动实践

沈丘县融媒体中心电视制作中心主任 李光

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聆听、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受鼓舞,也感同身受,从参加工作至今,我见证了沈丘县域媒体从各自为战到融合共战的历史变迁;见证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见证了打破部门界限,从传统媒体记者到全媒体记者的转型升级;见证了我们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和媒体融合后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这正是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沈丘融媒体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创新形式,突出重点,贴近实际,向广大群众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受到好评。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为方向,突出居民需求导向,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做好群众的贴心人。多角度、全方位记录本地政治、经济、文化、人居环境的发展变迁,让群众从画面、文字、创意,制作手法中感受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家乡发展的真实变化,增强群众的满意感、获得感。

二是利用传统媒体开展深度报道。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进行精心策划、统筹安排,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开辟学习专栏,及时报道各单位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活动和举措;挖掘学习亮点和经验,确保宣传有声势、有效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新沈丘报理论版连续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行解读,让广大群众更深刻领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是利用新媒体创新开展基层宣传。按照云上沈丘、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提前谋划,组织业务骨干拍摄发布聚焦党的二十大系列短视频,从拍摄角度、制作手法、画面质量、文稿编撰、创意创新中寻求突破,用群众视角、群众语言展现群众的所盼所想,以灵活接地气的方式,为凝聚推动党的二十大的磅礴力量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把握三字诀要义 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西华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中心副主任 常军伟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媒体人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光荣历史使命。作为一线的新闻记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字上下功夫:

一、坚持“学”字为先,必须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做好媒体宣传报道的首要任务。从党的二十大开幕之始,我们组织采编播一线人员进行了收听收看,学讲话、读原文、悟原理,坚持个人自学、集中学习、组织研讨,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目标任务、重大战略举措,准确把握报告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真正学出忠诚信仰、学出责任担当、学出奋进动力。

二、坚持“实”字为要,全面增强自身新闻业务本领。作为县级新闻媒体,必须严格按照县委宣传部制订的宣传工作方案和融媒体中心的报道方案,紧跟县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工作节奏和步伐,在学习上“实”、在工作上“实”、在成效上“实”,注重“知识充电”,注重写作能力训练,严格“三审三校”制度落实。同时,主动贯彻落实好上级宣传部门工作要求,主动向上级主流媒体看齐,学习他们的报道形式、报道选题以及他们对党的二十大宣传选题的敏锐力和洞察力,更好地全身心服务于党的事业,传播好周口好声音,维护好西华良好形象。

三、坚持“干”字当头,确保宣传任务全面落到实处。继续发扬好融媒体中心务实重干的优良作风,继续践行好“四力”,做到“四勤”“两不怕”,即脑子勤想、腿脚勤快、耳朵勤听、眼睛勤看,以及不怕苦、不怕累。比如,我们按照县委宣传部工作部署,谋划开设了“竞学二十大 云端来接力”访谈栏目,对乡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县直部门负责人和领军人物、企业家、新型农民代表中不少于60人的个人访谈,通过县级全媒体宣传报道,引领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重温初心 思考责任

□本报评论员

在永不停歇的时间轴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今天和昨天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但是,之于新闻人,时光永续前行,媒体一直跟进,总有些重大的变化让人惊喜,总有些感人的事件让人唏嘘。今天,是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此时此刻我们在想,如果说要庆祝节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重温初心、思考责任。

忙,好像是新闻人的常态。新闻人虽然也很不喜欢“忙得要死”,但好像我们更惶恐于闲得无聊。闲下来的新闻人,离新闻就远了。闲下来的新闻人,哪怕一天的偷懒,就可能好长时间补不回来落下的课,就可能在最高光的新闻现场失去了追问与洞察的能力。于是,我们习惯了一直在路上。我们力求在新闻现场发声,力求准确阐释党的主张、回应群众呼声,力求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中拨云见日,画好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周口的同心圆。

一年又一年,新闻人是时代变迁和历史变革的见证者。在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掀开了周口发展征程上更加出彩的新画卷,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采访采风的“富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事不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给这个金秋染上了最美的色彩。如何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新闻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新闻人是记录者,也是参与者、推动者。不断地行走、感悟、记录,我们将满怀热忱,用脚步丈量三川沃土的厚度,用文字为周口改革发展鼓劲,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不负使命,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鼓足上下同欲的干劲,凝聚万众一心的力量,在“临港新城 开放前沿”建设的新征程上一路前行。②15

2022-11-08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5266.html 1 记录新时代 宣传新周口 争做好记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