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猛
①2019年3月5日党永富在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回答国内外记者提问
②2018年党永富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现场和农业农村部专家交流
③党永富查看小麦长势
④党永富向革命老区捐赠物资
⑤2021年党永富参加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
(本版由受访者供图)
来自西华县的全国人大代表党永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科学家,先后担任乡、县、市、省、全国五级人大代表。因长期与土壤打交道,大家都称他为“土代表”。
不忘初心,他一年之中,有100多天在履职路上;为土壤建言,他是中国治土“三系法”的开创者;向世界介绍中国治土经验,他被授予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扎根泥土,倾心治土,倾情乡土,五年来,党永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履职尽责、奉献社会……党永富以一个个实干担当的感人瞬间,书写着新时代人民代表的优秀答卷。
摸清土壤“家底” 守护土壤安全
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上,党永富在人民大会堂就土壤污染防治问题接受中外媒体记者的采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土壤污染治理是难点也是重点。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科学家,党永富30多年来持续关注土壤污染治理问题。尤其是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更是持续呼吁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步入法治化轨道。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党永富针对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支持力度、推进制定化肥减量标准防治土壤污染等问题提出建议。之后,生态环境部工作人员专门邀请党永富一起实地调研,当面听取他对建议办理工作的意见。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党永富领衔提出的《耕地质量保护法》等3项立法议案,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建议、在河南进行节肥节药试点等8项建议,受到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办理。其中,党永富撰写的关于完善土壤污染损害司法鉴定的建议,入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编写的《我当代表为人民——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故事》,在全国人大公众号“100个议案建议故事”栏目中刊发。
2020年和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党永富提出《生物安全法》立法等3件议案,提出关于设立耕地质量保护红线的建议等11条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加快推进“过程农业系统工程”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驻村担任特派员解决农村人才短缺与培养后备干部的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点办理,推动解决有关问题。
五年来,重点围绕土壤污染防治,党永富共提出议案与建议66件,其中,有4件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的批示,有3件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建议。
建真言献良策 建议屡被采纳
2018年5月至7月,党永富受邀参加由栗战书带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在专题询问会上,党永富和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就如何解决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进行探讨。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2018年大气、2019年水、2020年土壤、2021年固体废物、2022年环境保护,这五次执法大检查,党永富次次参与,在执法检查过程中都写出专题调研报告,提出建议共20多条。
尤其是2018年,党永富参加了由栗战书带队的大气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并列席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针对河南安阳载重柴油货车污染问题,他提出要统筹考虑污染防治和经济发展,提出延伸铁路线的建议。交通部门采纳了党永富的建议,加快建设专线铁路,在运输方式上推进油改电。
2020年8月,党永富参加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带队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在天津,党永富实地查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土壤环境质量立体监测与法律责任落实等情况,撰写土壤污染防治专题调研报告,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肯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党永富受邀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及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先后赴河南、山东、宁夏、内蒙古、青海等省、市、区,调研相关情况。202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调研组在郑州召开黄河保护法立法座谈会,邀请党永富出席并发言。针对如何在实行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同时,更好地解决黄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减轻农民用水负担,党永富提出了意见建议,得到参会领导及人大代表的广泛好评。
五年来,党永富参加驻豫全国人大代表集体视察和专题调研97次,到代表工作站接待群众、宣讲两会精神技术培训40多次,培训1060人,针对建议议案调研30多次。
脚下沾满泥土 履职才有温度
2021年8月,党永富受邀参加国务院组织的第八次大督查。高标准完成督察任务的同时,他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撰写了长达万字的乡村振兴专题报告,得到国务院的采纳。国务院后来专门写出感谢信。
在党永富眼里,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光荣的称呼,更是一个为民代言的岗位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五年来,党永富积极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公益诉讼视察调研与座谈活动,推动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的公益诉讼工作。
仅在2018年,党永富参加履职会议、调研、视察、学习、培训、宣讲等活动接近40次,履职足迹覆盖北京、新疆、四川、西藏、陕西、深圳及河南各地,总天数超过了100天,行程近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周。
2021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率调研组到河南调研考察并召开座谈会。党永富关于适度提高酒驾门槛、遏制酒驾案件数量大幅度上升的发言得到张军的高度肯定,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发来感谢信。
不管是征求意见、参加督察,还是公益诉讼、立法专题座谈,党永富的认真精神、专业知识、独到见解都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国家部委的高度认可和诚挚感谢,收到感谢信10多封,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改进和落实。
坚守三十载 创新破难题
2021年12月26日,党永富在河南安阳县瓦店乡万亩示范方,采用“三土三方”科技方案,对因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晚播小麦进行促弱转壮管理。
坚持“治土”30多年,党永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不断创新和完善。从最早解决土壤除草剂残留障碍,到解决土壤生态退化,再到解决土壤营养失衡问题,一直到现在的创建“三土三方”耕地质量提升绿色集成技术、开创中国治土“三系法”战略,破解了我国农田土壤三大体系综合治理“卡脖子”技术难题。
2021年夏秋,罕见的洪涝灾害袭击河南,全省有1000多万亩小麦出现晚播。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苗情,来年很难丰收。从2021年11月份开始,党永富带领技术团队,采用“三土三方”技术,对安阳、西平、商水、西华等受灾较重的县乡22.7万亩晚播小麦进行救治。2022年6月10日,经过河南农业大学牵头、河南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与各地专家经过理论测产与实打验收,采用“三土三方”技术的麦田,平均亩产626.41公斤,增产幅度达到22.6%。该技术得到栗战书的高度重视与批示以及河南省副省长武国定的高度肯定及批示。
在东北三省,党永富连续多年利用先进技术开展黑土地保护工程,解决大豆田除草剂残留障碍造成的无法改茬的难题,让5600多万亩有问题的耕地重获生机,顺利改茬种上水稻和玉米,从2012年每年增产粮食约22.4亿公斤,10年累计增产粮食约224亿公斤,可满足中国一亿人一年的口粮,党永富为此被誉为治理土壤除草剂残留的开创者。
党永富还注重把自己的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先后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参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1项。
手中捧沃土 心中有大局
2020年3月5日,党永富向河南省老区建设基金会捐赠价值600万元的农业应急物资。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2020年春节前夕,我省几千万外出务工人员将集中返乡,这会对河南的疫情防控带来巨大压力和考验。党永富不顾疫情风险,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他紧急采写了关于在返乡务工人员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建议,从做好监测、隔离措施等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开展五级联防联控,加强春节期间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等。该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特事特办方式,仅一天就办理了该建议。河南省卫健委采纳了这一建议,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有效阻止疫情在广大农村蔓延的风险。
疫情防控期间,党永富向西华县红十字会捐款10万元,并迅速组织生产价值600万元的新材料“炭吸附聚谷氨酸”专利产品,捐赠给河南的唐河、确山、西华、鲁山4个革命老区,用于补救20万亩未施苗肥的小麦。后经权威部门认定,这些地块平均增产10.9%以上,粮食增产2600万斤。
在新疆巴里坤县,党永富免费捐赠价值800万元的有机水溶肥,连续两年帮助该县推进化肥减量技术,在化肥减量20%的情况下,让26万亩的小麦增产8%至9.2%。
从2018年起,党永富连续5年累计为脱贫攻坚、抗疫情救灾等捐款捐物1430万元。
就像人生病了需要住院,土地“病了”也要有院可住。党永富多方努力,于2021年4月建立全国第一个老区土壤医院,集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试验、耕地质量提升为一体,免费解决各种土壤问题。截至目前,该院已培训种粮大户1000多人次。
回望五年的履职历程,党永富收获满满又感慨万千。作为一名基层代表,能在全国人大的履职平台上发挥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全国人大对发挥基层代表作用的高度重视,让他深切体会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措施,其中包括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永富表示,接下来将聚焦治土“三系法”技术攻关,大力推广“三土三方”技术,力争“三土三方”技术用3年至5年的时间,从每年每亩增产粮食100公斤至200公斤,提升到每年每亩增产粮食300公斤至400公斤的目标,让大地母亲更健康、更好地养育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