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高洪驰 通讯员 董国俊 文/图
2021年11月份以来,沈丘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美丽大花园、幸福新沈丘”建设目标,坚持生态发展理念,持续开展“三边四化五美”“一村万树”“一院变四园”“黑臭水体治理”“户厕改造”等工作,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整治,着力打造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集镇、美丽村庄和美丽庭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内涵。
在“三边四化五美”工作中,各乡镇不等不靠,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村庄布局规划。在保留风土建筑、历史建筑、历史遗址遗迹、老井、老树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村庄布局规划设计。因路制宜、因水制宜、因村制宜、因院制宜,对路边、水边、村边净化、绿化、文化、美化。坚持资源再利用,按照因地制宜、因地取材原则,将拆除的旧砖旧瓦、石磨石磙等元素作为修建基础设施的“良材”,高标准建设街头游园。对村内、河道、沟渠、路边等处的“违旧废”建筑进行拆除,利用拆除下来的木料、砖瓦等废旧物料,建造围栏、花墙等,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对村内废旧院落、空闲地进行改造,建设乡愁馆、小游园,在群众门前屋后打造“一米菜园”“一米花园”“一米果园”和“半亩方田”。保护好原有坑塘,对于已经形成的坑塘进行清淤治理。坑塘治理时,只允许挖大,不允许深挖,坚决杜绝溺水事件发生。通过放养鱼苗,种植蒲苇、菱角等办法,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按照“廊道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村庄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以及“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要求,实施“一村万树”工程,坚持不挪移村内原有大树、老树,优先选用国槐、楸树等本地树种及不人为挖坑造景的原则,对道路两侧、河道滩涂、坑塘四周、村内大街小巷进行绿化、美化,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形成绿不断线、纵深成林、四季有花的生态林网。全县农村由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如今的“绿净美”,实现了村庄美丽、庭院整洁、乡风文明,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升乡村振兴的能力。分批次组织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及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赴江西横峰县、婺源县和浙江省安吉县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找差距、补短板,明确了“三边四化五美”工作谁来干、怎么干及所需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开设“知行大讲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到沈丘授课,深刻剖析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高大家的理性认知。举办乡村振兴报告会,就乡村振兴的理念、规划、建设、运营等环节的生动实践进行讲解,提升大家的感性观念。
不断探索建立网格化管理、垃圾付费制改革等工作机制,白集镇的“筹资模式”、纸店镇的“激励机制”、冯营乡的“兵团作战”、周营镇的“示范引领”、李老庄乡的“一乡一产”、范营乡的“一亩菜园”等多种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模式和经验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三边四化五美”工作持续开展,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管理走出了新路子。
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产业兴旺、农民增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动员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完善措施、强化落实。坚持“典型抓、抓典型”,示范带动、评优奖先。今年,先后组织6次大型观摩评比活动,通过观摩评比促进各乡镇(街道办)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授予“红黑”旗、先进单位作典型发言、后进单位作表态发言等多种奖惩措施,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持续推进全域、全时整洁靓丽,全县形成了明争暗赛、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序开展。
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治理坑塘5519个,拆除“违旧废”建筑1.12万余处、沟渠违建1509处,新植树木320余万株,绿化农田林网350余公里,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3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小镇”1个,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②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