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8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提高免疫力共度时艰

徐启峰

防疫进行了将近三年,形势至今尚未明朗,尤其是近段时间,我市多个地方疫情反复,施行静默管控,区域内经济活动、个人社交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市民对于未来防疫走向有很多看法,抱怨之声时有耳闻。

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保障,疫情之下,我们面临两难境地。两害相权取其轻,国家防疫标准不断调整、优化,说明在国家层面,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进行综合考量。坚持“动态清零”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动摇;做好“精准防控”,反对层层加码、过度防疫,是为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不受大的影响,也是人民利益至上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

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已不太可能回到疫情之初的防控力度了。一是疫情变化太快,虽然传染力在变强,但毒性在下降,我们对新冠疫情不那么害怕了;二是三年严防死守,人民生活多有不便,收入多有下降,社会运行亦有堵滞,此非常态,绝难持久,社会心理已呈疲态。

多种迹象显示,未来疫情防控将会更趋精准,社会开放度将持续走高,在此情况下,个人更多地应该做好自我保护,提高自我免疫力,做好与病毒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看到这样一段话,窃以为很赞:在同一辆列车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这是机体免疫力差别;同样的隔离,有人一年不愁吃喝,有人一星期就经济拮据,这是财务免疫力差别;同样隔离在家,有人读书学习,自律向上,有人打麻将玩游戏,混混沌沌,这是价值免疫力差别;一样的灾难,有人阳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会,这是心理免疫力差别。

诚如斯言!面对新冠疫情这场灾难,国家已竭尽所能,加强社会管控是为了阻断传染途径,全民免费核酸、疫苗更是投入巨大,放眼世界,恤民如此,无出其右者。作为个体,我们没理由躺平,与其抱怨、争论,不如潜心静默,从体质、认知、勇气、心理、价值观等方面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来度过这段艰难岁月。

与君共勉!①6

2022-11-18 徐启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6174.html 1 提高免疫力共度时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