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鼓道情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是流传在我市商水县的一个曲艺类别,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处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叫渔鼓道情。
传说演唱渔鼓道情的道具“蓝条”是道家五根竹筒中的一根。相传五根竹筒中女娲补天用一根,道家的祖师爷李耳那里存一根,撑船摆渡的船尾杆用一根,张果老传道用一根,还有一根下落不明。演唱渔鼓道情用的道筒就是张果老的那一根。道筒共计三尺七寸,张果老在民间传道,遇见乞丐向他讨饭,他就把道筒截给乞丐三寸,后来乞丐就以打“莲花落”为生;张果老到染坊传道,截给了染坊一寸做染布牌子;下余三尺三寸为演唱渔鼓道情的专用道具,道筒四周用蓝布缠绕,所以叫“蓝条”。其形式是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蟒皮或猪护心皮,配上木简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这种曲艺据说在清末由山东、安徽传入我市。
周口渔鼓道情第四代传人杜三合自幼喜爱演唱艺术,11岁慕名拜周口渔鼓道情名艺人周名扬为师。据《商水县曲艺志》记载:周名扬,又名周成仁,白寺乡周庄村人。1916年生。1982年4月逝世,终年66岁。幼时家庭贫寒,19岁开始学艺先后拜杞县王瞎子、周口李文秀(李结子)为师。周名扬常到附近县市演出,曾获许昌地区文艺汇演演员一等奖、河南省文艺汇演演员二等奖。周名扬音韵饱满,吐字清晰,抑扬顿挫,说唱动听,1956年在河南省民间曲艺调演中获省级演员奖,省著名曲艺家武申洞对周名扬的渔鼓道情说唱赞不绝口。
杜三合在周名扬的精心呵护栽培下,悟性颇高,进步很快。当时,杜三合师兄弟八人,人人能说会唱,各有所长,所到之处,深受观众喜爱。现如今,师兄弟中六人已辞世,一人改行,精通渔鼓道情的仅剩杜三合一人。杜三合从1978年开始参加闻名全国的宝丰马街书会,几十年风风雨雨,从不缺席,在观摩学习其他姊妹艺术的同时,把渔鼓道情展现给全国各地的艺术家、说唱艺人和国内外广大观众。他培养的传承人赵春,现在一直活跃在渔鼓道情的演出舞台上。
渔鼓道情与其他鼓书艺术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演唱多用本地方言土语,地域色彩鲜明,演唱者边演唱边伴奏,唱词通俗易懂,伴奏节奏明快,场地不受限制,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渔鼓道情唱腔多用“宫调式”和“微调式”,演唱有“慢板”“莲花板”“小垛子”等样式,发音用“立”“卧”音,演唱者采用立卧嗓,能够连续演唱十几天甚至一个月以上,丰富了曲艺表演形式。
为保护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商水县人民政府2010年3月将杜三合渔鼓道情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10月,又成功申报周口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县不仅保护渔鼓道情传承人,还积极招收喜爱这门艺术的年轻人进行培训传授,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对渔鼓道情的书目、书段进行收集整理,对现有的录像、录音,采取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建立完整的档案,并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深入研究撰写论文出版专业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