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第03版:特别策划 PDF版

悠悠沙颍毓灵秀 犹待春来绿满城

记者 王泉林 李莉 乔小纳 张志新/文 梁照曾/图

碧波荡漾,沙颍东去,白鹭翩飞,舟舸徐行……迎着冬日的暖阳,从周口中心城区顺流而下直通项城,满眼皆是风景。一湾秀水曲曲折折,宛如母亲的臂弯环抱项城市中心城区,安静而温暖。

以水命名,夹河而生,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沙颍水系孕育了项城,滋养了项城,哺育了项城人民,项城历来同沙颍河有着割不断的水系文脉和城水人地关系。项城市中心城区旧称水寨、夹河集,曾是沙颍河畔重要的水运码头,漕运文化源远流长。项城市立足文化禀赋和资源优势,扎实推进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全力打造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秀美景致,做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大文章,以文化旅游产业促进高质量发展。

“母亲河”成“风景河”

粉墙黛瓦的民居、庄严雄壮的刘邓大军渡沙颍河主题雕塑、整洁宽敞的五星广场、相互联通的廊架,在冬日的阳光下分外耀眼。沙颍河畔、驸马闸旁,新落成的胜利广场俨然成为项城市新的网红打卡地。

1947年刘邓大军进大别山路过项城在此登岸,当地2000多名群众、200余条木船、500多辆独轮车进行支援,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持。项城市把这里作为沙颍河生态廊道的14个节点之一,建成胜利广场,以红色教育为主题,体现军民鱼水情,赞颂项城人民群众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送粮送钱送馍馍,送儿送女上战场,再现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美好生活。胜利广场建设包括刘邓大军渡沙颍河主题雕塑、五星广场、廉政文化长廊、依法治市长廊等,配套建设了公厕、停车场等。广场东侧,邻近的民居被改造一新。项城市文化旅游部门谋划新的业态,发展民宿、餐饮、文创等项目,让文旅相互促进。

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部署,项城市统筹整合沿岸景点资源,加快推进堤顶路绿化、生态景观作物种植,建好节点建设、客运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通过经营权置换、承包等方式,引进能够满足商务、演艺、旅游、餐饮等需求的中型旅游游船,打造沙颍河文化观光带。在沙颍河项城段28.2公里规划建设田园休闲区、城镇健康区、水乡生态区、郊野过渡区四大区域,沿途设置界碑、闸桥、桥下趣味空间、月牙公园、驸马沟观光带、胜利广场、老油厂民宿区、桥头市场、码头观景点、牛营闸、老粮库驿站、任庄水乡、师寨边界等14个节点,通过经营权置换、承包等方式,引进能够满足商务、演艺、旅游、餐饮等需求的中型游船,打造沙颍河水陆精品旅游线路。根据生态性原则、区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美观性原则,坚持生态优先,构成兼顾景观与生态功能的绿色片区。因地制宜、因功能制宜,有效对区域范围内的植物进行调查和研究,适地种树,突出区域特色,保留原有生长良好的大树,合理搭配植物,设计自然、大气的景观风貌。创造绿色生态景观空间,提升区域环境适宜度,改善周边环境,节约维护成本。

目前,胜利广场建设和驸马沟观光带建设已见成效,集观赏与经济需求为一体的油菜花、红高粱基地建设已成规模,驸马沟生态公园建设,目前一、二期建设已经完成,三期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古城蝶变出新景

不仅仅是沙颍河沿岸,项城市中心城区的变化同样日新月异。驸马沟两侧,高大的法桐树立两旁,经受过寒冷的树叶落在地上,铺成一地金黄;张伯驹公园内,绿植茂盛,空气清新;新修的街心公园、街头游园、微景观五步一画,十步一景……

项城市提出打造“三城两高地一家园”的发展目标,把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提到了重要战略地位,抓好“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和“项城市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成功申报获批的契机,根据实际情况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大各项市政工程建设力度,建成了一大批新的景观。同时,项城市积极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把城区内各条水系、湖泊疏浚连通,绿化、美化,并通过一条南北走向的长虹运河把市域内沙颍河、谷河、汾泉河、泥河等几条东西走向的河流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流动、贯通的完整水系。在城区内对项子湖、吉祥湖、如意湖进行清淤改造,大力推进驸马沟生态公园建设,目前一、二期建设已经完成,三期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

老城区的南大街、北大街是项城曾经的市中心,散布着众多颇具故事挖据潜力的资源点。项城市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筹划实施南北大街仿古改造项目,打造“水寨印象”,引入社会资本进行改造提升,预计投资2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恢复老供销、老银行、老邮电、老油厂、老药店等一批老建筑,同时改造临街门面,北与胜利广场连接,南与老莲花改造项目贯通,以叙事型的规划格局,再现昔日风貌,延展旅游产品体系,发展包括历史体验及演绎、休闲商业、精品酒店等。同时,科学合理利用原莲花味精总厂等老工业厂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丰富经营业态,建设工业遗址公园,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工业研学、工业旅游等,厚植文化底蕴,增强居民的归属感。

“三通一融”兴产业

如何把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产业、人民的幸福感融合到一起?项城的做法是以文化内涵为主线,在全域旅游规划中实现通景区、通城区、通乡村、融产业,通过连线、打点、带面,把沙颍河生态经济带的成果汇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来。

项城市全面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扎实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擦亮“千年古县”名片,把文旅文创产业打造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以南顿故城为核心,联合区域周边历史文化景点,推进南顿文旅片区建设,打造4A级景区;逐步推进秣陵古城建设,围绕张伯驹旧居、莲溪书院、古县衙等明清建筑发展历史文化游;串联周边袁寨古民居、秣陵古城、高丘寺、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优质旅游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展示项城自西周至秦汉以来丰厚的人文历史和具有项城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项城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升级,助推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依托余家杂技,深入挖掘项城当地历史文化、生态特征、民族特色、文化风情、红色特质,融合舞蹈、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串联千年文化故事。围绕汝阳刘村的毛笔制作技艺,打造文化产业乡村旅游点。积极融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积极推进南顿故城遗址群、后高老家遗址、高寺遗址等遗址公园建设,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遗址公园群。综合乡村文化特色,开发出一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焦馍、毛笔、农副土特产等系列产品,延伸文创产品产业链条,加强项城元素文创产品设计。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加快推进“非遗+旅游”“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演艺”融合发展,组织优秀非遗作品参加各级展览、比赛。整合各级非遗资源,引导官会响锣、余家杂技、回民秧歌、汝阳刘毛笔、老娄庄龙舞、贾岭镇麦草画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驻旅游景区,开展非遗传统技艺沉浸式体验,让群众更好地感受非遗魅力。利用农业、林业、水体、传统村落、古镇等资源,开发一批观光休闲、农事体验、游园采摘等乡村旅游示范项目,打造以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体验等乡愁记忆为主题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利用城市周边村落和农民住宅,开发文化特色浓郁的乡村民宿,探索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文旅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目前,项城市胜利广场建设项目已经建成并对外开放,沙颍河文化观光带已完成沿线垃圾箱、休闲座椅、景观石安装和文化墙的喷涂等工作,颍河铁牛点位改造提升已完成,任庄水景村、南北大街仿古改造项目、南顿故城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一幅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展开来。①6

2022-12-21 记者 王泉林 李莉 乔小纳 张志新/文 梁照曾/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8695.html 1 悠悠沙颍毓灵秀 犹待春来绿满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