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城镇与乡村,人们对公历新年的到来反应是平淡的,似乎只是纪年的数字改变了,人们婚丧嫁娶和建房开业选日子只看农历。公历新年,不需要走亲访友,不需要拜年问候,没有传统习俗的牵绊,少了许多人情世故,日子变得平静。对于上班族来说,这一天毕竟算一个节假日,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了2023年第一天的空闲,我不会选择远走高飞,因为时间不够,看不到北方的冰雪,也沐浴不了南方的阳光,那就只能舍远求近,到城外看看吧。我开车出了县城,前往位于城北十五公里处的女娲城遗址。新修的路是畅通的,偶有载着粪肥的拖拉机轰隆隆驶过,这肥料要送往附近的瓜菜田作底肥。田野里矗立着风力发电机高大的杆架,巨型扇叶悠然地转着圈。过了几个村庄,很快就到了女娲城遗址。
作为一个出生、学习、工作全在西华的人,作为一个从小就听女娲造人、补天故事的人,却是第一次来到女娲城遗址。
据史书《太平寰宇记》《读史书舆纪要》记载:“(西华)县西二十里,旧传女娲之都,本名娲城”“女娲在西华县西,女娲之都也”。经文物部门考证,西华有春秋时期被毁废的女娲城遗址和女娲陵。女娲城遗址位于西华县城北十公里思都岗村西,左邻龙泉寺,东与淮阳太昊陵相望呼应。女娲古城址呈正方形,分内外两城。外城边长1000米,内城边长360米。西城墙残存高3米,宽8米,城墙用泥土分层夯筑而成。外城以外壕沟,宽约9米。内城有夯土台基,灰土堆积。遗址中挖掘出土的陶器,多为春秋时代之物。器物有釜、罐、鬲、瓮、水管道等。
女娲城遗址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看到的女娲城遗址是安静的。这里没有建筑物遮挡,路旁也没有停放车辆,同样宽度的路,视野突然变开阔了,在南北两个村庄之间有一片开阔的正方形台地,台地上是黄绿相间的麦田,许多已经落光了叶子的低矮的野生构树环绕着这片台地,台地边缘被砍伐后留下的杨树根截面是灰褐色的,显出一道道褐色的裂纹。台地四周的陡壁上裸露着乱七八糟的构树橘黄色的根系,在坡底有几块带人字斜纹的青色残砖碎瓦,和周口市博物馆陈列的“娲”字匾额方砖一样的颜色。台地西南角的小广场上矗立着一块长方形石碑,碑身有“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女娲城遗址”字样,碑的背面是女娲城遗址的简介及保护区范围。
遗址就应该是遗址的样子,与自然成为一体,显出沧海桑田的变迁。女娲城遗址被黄绿色的麦田覆盖着,被灰褐色的构树环绕着,它西南300米是一处供奉着一群塑像的建筑,那里香火缭绕,善男信女虔诚地上香跪拜求子祈福,女娲被人们请进了生活,植入了他们的各种梦想,被祈愿还愿的人们顶礼膜拜。而这里毕竟是遗址,是故墟,它应该是平静的,是不被打扰的。望着眼前的这处高台遗址,我似乎看到了先民的影子,他们发现了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发明了防寒保暖、抵御野兽和水患的城,这里曾是一座城,在大兴造城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的确是一处风水宝地,西面是鸿沟,周围是沃野,便于采集和渔猎。于是他们果断地筑城,繁衍生息。在这座城里,房屋是保暖的,街道是宽敞的,冬天人们注重防寒保暖,与自然和谐相处,日子过得很慢,很慢,先民们在日出日落之间劳作,城里城外只隔着一堵墙,城外是壕沟,是女人们发明的田地,有成群的大雁落在城西的河滩里,它们只在这里停留一个晚上,它们去的地方是南方,那里有一片更大的沼泽,是一个冬天不下雪的地方。女娲城里的人有房子住,有热饭吃,有活儿干。他们烧制陶器,那些泥巴变成的器皿可以盛很多东西:盛水,盛饭,盛粮食,盛灵魂……
今天的风不大,但可以驱动风力发电机的扇叶发电,转换成宝贵的光和热。附近的村庄里传出悠长的唢呐声,在冬天里,人们更相信自己是焚烧的烟火中生成的一粒尘埃,被火撩起,被风撂下,被土地接受,随机散落在黄绿相间的田野里,和这处遗址一样,渐渐与四周的田野融为一体。
站在女娲城遗址上,我仿佛听到这个由五色石庇护的世界在吟唱着古老的歌谣,那歌谣一定是献给女娲的,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女娲是创造者,女娲是奋斗者,女娲是追梦者,在荒芜中创造出勃勃生机,她无比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随手抓起一把土,就感觉这土是有温度的,是有慈爱的,是有祝福的,女娲敬重土地,女娲城里的人也一样敬重土地,因为他们都知道一个人生命的来去都离不开土地。
看着这处简陋的遗址,没有围墙遮蔽,没有铁丝网隔离,没有铁皮围挡,与四周和谐共存,似乎被人遗忘,微风从台地上空自由地行走,带走我一个人的感慨。
如果不是出于好奇,不是出于逐利,它不应该被打扰,安静地沉眠于地下,也许就是对这处遗址最好的保护,那就让女娲城遗址继续享受平静,听着被风吟唱的古老歌谣吧。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