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秦下相(今江苏宿迁)人,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作壁上观、锦衣夜行、沐猴而冠都是关于他的历史典故。
秦亡后,项羽称西楚霸王,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割据称王,鸿沟以西为汉地,鸿沟以东之地为楚地。后刘邦单方毁约,双方在以固陵为中心的今淮阳、太康、鹿邑区间,展开决定胜负的楚汉战争。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发兵追击项羽,进至阳夏以南、固陵以东、谯县以西区域,但是由于其部下没有按时到达,致使刘邦兵败又被项羽追杀,两军在固陵区域形成对峙局面。此区域包括陈县、苦县和今天的郸城县,大部分属于陈郡。
当年12月,刘邦集结韩信、彭越等部40万大军,对据守苦县(今鹿邑)的项羽10万楚军构成合围之势,向困守垓下的楚军发起进攻。楚汉两军在垓下(今鹿邑,一说安徽灵璧县,按当时军事形势应在鹿邑县境)进行了一场战略决战,刘邦层层包围项羽长达三个月之久。楚军四面楚歌,败局已定。
一代英豪项羽泪流满面地望着爱妃虞姬,唱出这首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这句话概括了自己叱咤风云的业绩。项羽是将门之子,才气超群,胸怀大志,顶天立地。但他夸大了个人的力量。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不善于用人,不审时度势,面对如此场景,项羽只有悲叹,心里更放不下对虞姬无比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项羽的故事千古流传,《垓下歌》成为一首千古绝唱。宋代朱熹《楚辞集注》卷一评论:“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今天看来,项羽在《垓下歌》里始终没有反思自身,而是将失败归咎于不可知的天命。事实上,他这个蘸满浓重血色并饱含爱情浪漫的结局,其根本原因,是其身上挥之不去的贵族气质,还有难以琢磨的多重人格。
关于垓下,一直存在河南鹿邑说和安徽灵璧说。《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中,记载垓下之战参战者进军的终点为“会陈”“诣陈”或“至陈下”“至颐乡”。今鹿邑县城东太清宫及隐山一带即当年项羽被困处,项羽悲歌别虞姬,虞姬自刎而死葬于高埠之上,今存虞姬墓,结合垓下之战的形势、战况,均可证明垓下即在今鹿邑。只是关于这一历史名片的争取,鹿邑好像受了老子思想“无为”“不争”的影响,虽有知识学者和媒体为之奔走呼吁,用诸多历史证据证明,但终归动作小了些、行动慢了些、效果差了些。而国家有关权威机构已经认定垓下古战场遗址在安徽灵璧县,2013年,还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也备注为安徽灵璧县,不得不说是个遗憾。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