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1日
第08版:专题 PDF版

引领孩子成长是我创作的使命

——访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

殷健灵近照

记者 田亚楠 文/图

记者:您十几岁就开始了文学创作,是什么原因促使您走进儿童文学创作这一领域?

殷健灵:我最初写作只是因为热爱文学,是一种表达自我的需要。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成长时期有很多困惑,有很多迷茫,而我有能力为当时的困惑和迷茫寻求答案。写作时间长了才发现,原来我写的属于儿童文学,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到现在为止,我写作已经30多年了,那些最初读过我作品的孩子都已经成年,他们会说,小时候读过我的某本书,对他们的成长有过怎样的影响。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是那么的有意义。成长其实是很孤单的,能够陪伴那些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孩子去认识世界、去带领他们、去陪伴他们,给予他们勇气,这才是儿童文学最大的价值。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儿童文学, 倒不如说是儿童文学选择了我。最初写作的时候,我遇到了非常好的《少年文艺》编辑,他们给了我很多的鼓励,给了我很多发表作品的机会,就这样,我走上了儿童文学创作之路。

记者:您创作的《纸人》被誉为国内第一部真正的“成长小说”,而您今年的最新长篇小说《帆》依旧与孩子的成长有关。您为何钟情于探析孩子们的心灵世界?

殷健灵:我个人的写作有一个蛮大的特点,就是探索成长中孩子的心灵。我多次讲过,我是一个没有地理意义上的故乡的人,你可以在我的其他文字当中看到,我是被寄养的。我是上海人,但是我从小在南京的近郊生活,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成长经历。我所生活的地方是很闭塞的,但是能够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包括上学、娱乐等。我跟上海成长起来的孩子相比有非常大的区别,我既不像乡村人,也不像城市人。尽管我上海话说得很标准,但当我回到上海上大学时,我发现我和在上海成长起来的同学有一种说不清的区别。所以,我说我没有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我不知道自己的来处。而对一个人来说,他的地理意义的故乡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我写作的前十年,我一直困惑,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如果没有故乡的概念,是很弱势的。在《纸人》这个作品里面,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我的文学故乡,那就是探索心灵世界。爱默生说过,我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其实人的心灵世界比故乡更加的广袤,我也从此找到了我的故乡,那就是我的文学故乡。我们每个人都在面临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每个人在一生当中都在追索自我,我觉得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记者:您的很多作品把对真善美的寻找和实现作为主题,您认为儿童文学作家有什么样的使命?

殷健灵:我曾经多次厘清过一些儿童文学的误区,儿童文学它是可以表现一切主题的,包括丑与恶,包括黑暗与战争。现在的孩子处于一个资讯纷乱的时代,他们知道的东西很多,但是他们缺少辨别的能力。童年时期的孩子有一点是非常珍贵的,那就是他对这个世界怀有温情的想象。我觉得我们成年人应该为孩子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展示世界所有的真相。儿童文学是一个智慧的成年人把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以童心童趣的方式展示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去塑造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通过文学作品喜欢上这个复杂的世界,哪怕身处黑暗,也要寻找光明;即使在迷雾中,也能看见希望,这才是儿童文学作家的使命。

记者:您的作品《云顶》将视角对准留守儿童,您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中留守儿童问题?

殷健灵: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我们在面对留守儿童的时候,也很无奈。那些大山深处的父母,他们为了寻求更好的物质条件,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生活,外出务工,势必会造成留守儿童的缺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给孩子足够的爱,但是不能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物质条件,是不是也会影响孩子成长呢?这就需要自身去衡量。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它是自己心中的一个内在的特质。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幸福的定义不是和金钱划等号的,我宁愿选择相对清贫的物质条件,也不能减少对孩子的爱。我2012年第一次到贵州的一个大山里,那个地方连自来水都没有,可是我依然能看到孩子们的笑脸,他们享受那种童年的乐趣,只要有父母在身边,孩子脸上的笑容要比别人更多。

记者:我们都知道,阅读能帮助孩子提高见识,开拓眼界。您认为该如何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殷健灵:我们首先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不愿意看书?我们大人很喜欢给孩子开书单,给他们看那些完全看不懂的书,这样的话他们不可能喜欢阅读。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兴趣和热爱是最重要的,也是引领孩子走上阅读之路的关键。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喜欢的书籍也各不相同,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给他们看一些符合其心理和认知特点的书,吸引孩子走进阅读,慢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家长抱着小孩一起读书,虽然普通话不标准,但是你读书是有情感的。你跟孩子去读同一本书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不要认为你的理解永远是高于孩子的,孩子会对你有新的启发。你与他共读,传递亲子情感,养成一种共读的习惯。在孩子上三年级之前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之后他完全可以去寻找他喜欢的书籍。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方面,家长和老师是有责任的,应该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让孩子融入其中。

记者:周口是一个教育大市,在校学生超过200万人,有庞大的文学创作基础。对于周口市来说,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殷健灵:当下文学爱好者很多,创作者也不少,但是选择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却不是很多。我觉得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或许是一种偏见,有些人认为儿童文学是文学当中的小儿科。但是我可以非常骄傲地说,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品一定是文学顶端的作品,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写好儿童文学。我始终认为,儿童文学这个天地大有可为。儿童文学作家是天生的,他首先要具备一个特质,就是心里要住着一个孩子,他看透世事,但依旧天真。所以,我认为热爱文学的人,如果心中住着一个孩子,我还是鼓励他们能够加入到儿童文学创作中来,尤其是对于周口这样一个教育大市,有庞大的读者基数,还是非常需要儿童文学作家的。对于那些热爱文学、想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孩子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加强创作的积累。②15

人物简介: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新民晚报》高级编辑。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纸人》《野芒坡》《月亮茶馆里的童年》《轮子上的麦小麦》《千万个明天》《风中之樱》《甜心小米》系列等,散文集《爱——外婆和我》《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访问童年》及诗集、评论等。有《殷健灵儿童文学精装典藏文集》(十五卷)等作品系列行世。曾获第十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首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15年度“中国好书”等文学奖,并获2013年度和2014年度国际林格伦纪念奖提名。作品有英、俄、韩、意、瑞典、越南、波斯、波兰、阿拉伯、马耳他等译本。

首届河南周口伏羲书展如火如荼,多位文学大咖现场签售、开展讲座,吸引众多市民追捧。3月10日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到访周口,为火热的伏羲书展再添光彩。很荣幸,记者在签售现场采访到了殷健灵。

在访谈过程中,殷老师如同知心姐姐般亲切,给人春风拂面般的温暖。她是一位长者,也是一位智者,叙说自身的经历,分享自己的感悟,优雅与温婉并存的气质,在言谈举止中展露无遗。畅谈儿童文学、直面成长困惑、探寻心灵世界、分析创作前景,殷健灵向记者敞开心扉,讲述她心里的那个儿童文学世界。

2023-03-11 ——访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95916.html 1 引领孩子成长是我创作的使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