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松 通讯员 高玉莹
“这学期,县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了很多。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我学会了舞蹈、摄影,对学习更感兴趣了!”近日,郸城县城郊乡响盘小学五年级学生于淏笑着说。
近年来,郸城县不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采取“名校+薄弱校”“名校+乡村校”“名校+新建校”等多种形式,实现集团化办学,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带动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目前,全县筛选县城5所强校、乡镇2所学校结成7个紧密型教育集团,进行“一对一”帮扶,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从“我”到“我们”,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
该县第二实验小学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为发展理念,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建设互动共赢的发展共同体。集团实行班子、人事、财物、教学、考评等统一管理,集体研训、资源共享。为推进集团内学校发展,集团在师资配置上实行“柔性流动”,教师每五年轮岗一次,分批到集团各个学校任教,进一步盘活校区师资,促进教师成长,进而提升郸城教育的整体水平。
“集团化办学并不是兼并学校,而是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着力提升薄弱校、乡村校、新建校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让孩子真正实现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郸城县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广锋表示。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教学经验丰富的该县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总校教师展继英,主动到分校城郊一中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采取分层施教的方式,提高学生成绩。
为帮助学生补齐短板,展继英坚持利用课余和午休时间给学生“开小灶”。“展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讲解,通过类比、讲故事等方式激发我们的数学学习兴趣,现在我感觉数学没那么难学了。”城郊一中八年级学生闫凯鑫说。
变“输血”为“造血”,激发乡村学校活力
乡村学校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需要持续改善,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该县7个教育集团在加大对分校硬件投入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教师的培养。
该县第二实验中学定期邀请全国、全省知名教师来校开展教师培训,交流教学技能,探索教育真谛。根据集团教师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将集团教师分成潜质教师发展班、骨干教师成长班、中老年教师发展班,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开展跟班学习、联盟教研、共同备课等活动,大幅度提升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1年,687人;2022年,1406人……”细数这几年回流的学生数量,汲冢四中校长韩坤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城乡接合处的乡镇学校,在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以校本课程、社团活动、课外实践等为依托,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如学校开设的幸福耕读课、泥塑、艺术鉴赏等课程,深受学生及家长的喜爱。”县第二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有关负责人赵朝良介绍。
“自从融入县第二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城郊一中变化很大,学校校园环境、育人氛围、师生精神面貌、学校生源等各方面都迎来跨越式发展。”城郊一中校长赵玉岭激动地说。
集团化办学,孩子开心家长放心
开展书法打卡、研学活动、趣味运动会、文艺汇演……集团化办学后,多样化的活动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个性化选择。“学校组织我们到县第二实验小学参加活动,让我开阔了眼界,墨香校园让我真正领悟到文字的魅力,多彩社团激发了我的兴趣爱好,同学的优秀品质和学习能力,激励着我不断努力。”城关镇闫庄小学学生张子萱兴奋地说。
“自学校成为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分校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均得到提升,各科平均分由50多分进步到70多分,还在学校举行的‘我爱校园’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非常满意。”谈起集团化办学,城关镇北环小学学生家长王坤竖起大拇指。
每到暑假,乡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成了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之家活动,实施教职工“代理家长”制度,帮扶留守儿童。
“孩子幸福的笑脸、老百姓不断增强的教育获得感,是教学改革最生动的体现。下一步,郸城县将深入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思路,以高品质发展为目标,创建更多教育集团,让更多孩子享受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刘广锋说。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