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3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淮阳退伍兵:昔日军营铸就忠诚 今朝家乡倾心为民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雷乃运

有的扎根基层,带领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有的转业不转志,艰苦创业,回报家乡;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干一行爱一行”的生动诠释者……在素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之称的淮阳,众多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踔厉奋发、拼搏坚守、无私奉献,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作出卓越贡献,成为建设淮阳、发展淮阳的中流砥柱。

“非遗+”撑起助残创业梦

1981年出生的葛磊,1999年12月到空军威海某部服役,2011年12月退伍。

退伍以来,葛磊在淮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引导下,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10月,葛磊成立了淮阳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该公司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宗旨,以“扶弱助残、扶危济困、传承非遗文化、致力乡村振兴”为经营理念,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苇画项目为主业,集传习、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芦苇画主要以淮阳龙湖芦苇的叶、秆、花穗为材料,利用芦苇的天然色泽和纹理,通过手工剪、烫、粘等十几道工序,巧妙赋予芦苇美好的意蕴和艺术价值。

2018年,葛磊依托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阳芦苇画,成立芦苇画非遗工坊。他发挥芦苇画非遗工坊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非遗+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运作模式,有效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先后培训5200余人,使他们系统掌握芦苇画、秸秆画、剪纸等技术,向残疾人朋友传递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帮助他们在创作中实现康复、在康复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快乐,激发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

目前,葛磊的芦苇画非遗工坊拥有持证非遗项目负责人89人、代加工户67家、合作景区32家、合作出口商3家,年销售额560多万元。淮阳金穗子芦苇工艺有限公司从最初的家庭式公司,发展到今天,累计培训残疾人9000多人次,安置就业96人,辐射带动近500人就业,帮助残疾人家庭实现就业增收。

近年来,该公司被评为国家级残疾人非遗传习基地、国家级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河南省“巧媳妇”就业示范基地、河南省女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2022年11月,该公司的“非遗+残障”残疾人非遗就业项目,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十佳项目”。

创业路上桑梓情

杨佩龙,淮阳区黄集乡青谷堆行政村人,1997年11月入伍,在北京总队十一支队武警二大队服役,1999年11月退伍,现任深圳辉阳汽车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佩龙退伍后,时刻牢记自己在部队时的荣光:1998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庆阅兵方队;1998年8月,在阅兵村参加199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执勤。离开部队后,他退伍不褪色。2000年3月,他加入深圳市保安公司,任大兴汽车保安公司十分公司大队长。同年,他把家乡500多人带到深圳务工。2007年,他在深圳开了第一家中原面馆。2008年,他以股份制形式成立深圳机场保安公司二分公司。2017年,他成立深圳辉阳汽车救援服务有限公司。经过多年艰苦打拼,他把一个仅有3名职工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总资产上千万元的大公司。在2021年度淮阳“乡村光荣榜”人物选树活动中,杨佩龙被评为“好乡贤”。

多年来,杨佩龙坚持奉献社会,当好新时代双拥模范。他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最高追求,在招聘员工时优先录用退伍军人,退伍军人在公司员工中占了近三分之一。制定了退伍军人军龄接工龄和职工带薪入伍优惠政策。每年“八一”建军节,表彰优秀退役军人和军属。建立“军人爱心基金”,用于救助困难职工和社会上需要帮扶的群众。每年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他都带队慰问驻深部队和所在乡镇基干民兵,慰问家乡抗战老兵和光荣院、敬老院孤寡老人。2000年至今,他捐资10多万元,资助20名贫困学生。他先后出资近30万元,支援家乡抗洪救灾、扶贫济困、乡村振兴等,把浓浓的感恩情怀倾注到关爱家乡的具体实践中。

戎装虽脱初心不改

刘春江,2014年9月入伍,2018年3月退伍。

2018年,淮阳王店乡刘老家行政村党组织瘫痪,进驻的乡工作组经过走访群众、综合考核,推荐刘春江为村干部候选人。经群众大会选举,刘春江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20年,他被乡党委任命为刘老家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刘春江认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他通过走访村民,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正确方向。在配齐村“两委”干部的基础上,他积极谋划刘老家行政村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乡村振兴规划。

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引导村民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刘春江带领村干部、群众实施“清三堆、改四小、美化五边”专项行动(三堆即柴草堆、垃圾堆、杂物堆,四小即小厨房、小厕所、小鸡棚、小猪圈,五边即村庄边、住宅边、道路边、沟渠边、坑塘边),村容村貌很快焕然一新。

刘春江经过多方协调,积极争取扶贫等涉农项目资金270多万元,带领群众修建两条乡村公路、一个文化广场,整治黑臭水体坑塘两个,拓宽路面800平方米。在全村范围内建立垃圾每天清运长效机制。现在的刘老家行政村路宽了、灯亮了、景美了,用群众的话说,就是村子环境和城里没啥两样,他们过上了好生活。

为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刘春江外出参观考察,邀请专家来村指导,大胆引进山东紫皮大蒜新品种。全村种植紫皮大蒜15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亩产效益达3000元。大蒜种植成为刘老家行政村的支柱产业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22年,他积极向上级争取乡村振兴整合资金200多万元,在刘老家行政村新建日光温室10座,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解决1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日光温室年亩收入超过3万元。

戎装虽脱,本色不改。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刘春江展现了90后基层村干部的担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老家行政村先后荣获淮阳区环境卫生整治先进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刘春江荣获河南省最美退役军人提名等荣誉称号。②12

2023-04-1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98360.html 1 淮阳退伍兵:昔日军营铸就忠诚 今朝家乡倾心为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