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经济是指围绕特定区域产生的高度集聚、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叠加优质服务功能,促进枢纽偏好型产业发展,通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要素的集聚,促进交通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可持续发展。
周口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综合交通体系和平台、战略、资源优势,正在积极推进要素集聚、资源整合,打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枢纽服务网络,全面推进枢纽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拓展开放通道,提高物流综合效率,将有效塑造枢纽新优势,大力推进临港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构建完善的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树牢“项目为王”工作导向,着力实施公路网络畅通提质工程、内河水运全面复兴工程、铁路网络跨越提升工程、民航机场振翅起航工程,实现“公铁水空”四位一体、高效联运,形成布局完善、立体互联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公路网络畅通提质工程
打造“双环六辐射”公路网主骨架:结合周口“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空间发展格局,协同推进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等新改建项目建设,打造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双环六辐射”复合型公路网主骨架,进一步完善高品质高速公路网、高效率普通干线公路网,全面提升周口中心城区与县、县与县联系水平,增强周口综合承载和集聚发展能力。
推进高速公路内联外通:以打通省际运输通道、完善路网覆盖等为重点,加快构建“五纵六横两环”高速公路网。完善高速公路出入口布局,进一步拓展高速公路服务范围。
加快干线公路提质升级:以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以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导向,构建“一中心两组团”空间发展格局,谋划县(市、区)间快速通道,改善中心城区及县城交通拥堵状况及通达水平;加快普通干线公路低等级瓶颈路段提级改造,增大通行能力,推进修复养护工程等,提升干线公路服务水平。
实现农村公路安全便捷:以“四好农村路”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为抓手,着重实施农村公路进村入户工程、窄路加宽工程、提档升级工程、乡村联网工程、产业融合工程、示范创建工程等工程,形成广覆盖、深通达、高品质的农村交通网。
内河水运全面复兴工程
航道:充分利用周口水资源优势,按照“通江达海、河海联运,干支联动”总体思路,加快构建周口“两干两支”航道网,打造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推动干支联动,实现航道发展由线到网,内河水运全面升级。
港口:发挥周口港豫货“出海口”和海货入豫“桥头堡”作用,围绕“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发展定位,强力推进周口港扩容增效,提升周口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功能。实施周口港扩容工程,提升中心港区的核心港区地位,加快形成“一港九区一核心”总体格局。
铁路网络跨越提升工程
以高速铁路为重点,加快推动铁路网建设,构建“来”字形铁路网,破解周口市铁路运输资源匮乏难题。完善干支衔接、多式联运的铁路集疏运系统。
民航机场振翅起航工程
以周口民用运输机场为主体,积极打造周口市“一主四辅”的民航机场布局,支撑周口打造“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按照国家通用机场“县县通”蓝图规划要求,大力发展各县通用航空,带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
二、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围绕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物“无缝化换装”目标,加快推进客货运综合枢纽场站建设,打造周口临港型多式联运枢纽,巩固提升周口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积极推动扶沟、西华、商水、项城等县(市、区)打造多个县级综合交通枢纽,构筑“一主多点”的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推动中心城区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全面提升客运承接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周口对外出行需要。充分发挥周口港中心港区水运优势,引入铁路专用线,完善多式联运功能;充分体现设施一体化、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运营无缝化的要求,改善综合交通枢纽内部换乘换装设施,提升综合交通运输衔接效率。
积极打造县级客货运场站,支撑县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集客、货、邮(快递)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平台发展,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三、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壮大
依托周口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以“双环+米+十”综合运输通道为主骨架,以“通道+枢纽+网络”运行系统为支撑,加快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的互动融合,构建“一带牵引、三核联动、全域拓展”(“一带”即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三核”即周口港多式联运枢纽经济区、周口机场航空枢纽经济区、周口东站高铁枢纽经济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融合互促发展总体布局,打造开放型枢纽经济先行区。
一带牵引
充分发挥周口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优势,培育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完善与长三角核心城市和长三角港口群连接的快速客运交通网、多式联运货运交通网,积极进入长三角经济圈,努力融入长三角产业链,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原——长三角通道经济带中重点建设沙颍河生态经济带、郑合高铁经济带。
沙颍河生态经济带。依托沙颍河水系和交通干线,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城镇布局和生态空间,构建“一核、两区、五轴”的空间格局。 “一核”。即依托“周淮商组团”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核。 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核。“两区”。即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包括西华县、商水县、中心城区和项城市、沈丘县;辐射区包括扶沟县、太康县和郸城县。“五轴”。即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及郑州都市圈,加快吸引相关产业和人口集聚,构建五条产业发展轴,强化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产业支撑。
郑合高铁经济带。综合考虑郑合高铁沿线发展基础、重大功能性设施布局、交通便捷程度和综合承载能力,推动功能区空间布局与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等紧密融合,形成“114N”空间结构,有步骤有节点推进高铁经济带发展。
三核联动
围绕内河港口、机场及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以便捷交通条件、规模化运量为支撑,打造周口港多式联运枢纽经济区、周口机场航空枢纽经济区、周口东站高铁枢纽经济区3个核心枢纽经济区,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带动人才、技术、资金等集聚发展,形成以偏好产业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全域拓展
充分发挥周口“公铁水空”多式联运枢纽经济效应,以重要港口、民用航空、高铁通道、产业集聚区和重点城镇为载体,围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现代物流、数字经济8大主攻产业,统筹推进各县(市、区)枢纽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互补、协同配套、联动发展的枢纽产业体系。③13
(课题组成员:秦玉层 曹锐锋 王金营 杨万里 李 延 刘爱荣 张 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