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洪涛 通讯员 李晓飞)近期,,每周召开1次干群例会,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时抓住5个关键环节,促使村级党建工作取得3个成效,充分调动村级各类组织和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五星”支部创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即每周召开一次干群例会,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网格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主要有五项议程:村民代表汇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村委会主任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村文书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党员和村民代表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村党支部书记为大家上党课,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或学习上级文件精神。
“5”即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时抓住5个关键环节,简称“五步工作法”。第一步:村党支部提议。每周干群例会召开前,由村民代表向农户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例会上提出来,村“两委”对村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个性问题交由专人及时解决,针对涉及较多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村党支部在调研后提出处理意见。第二步:村“两委”干部商议。针对村党支部提出的问题处理意见,村“两委”干部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协商讨论,不断修改、完善,使其得到多数人的认同。第三步:党员大会审议。在多数人认同的基础上,召开党员大会投票表决,80%以上党员同意后,问题处理意见才能通过,对持有不同意见者,继续与之协商,力争达到100%同意。第四步: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执行。问题处理意见经党员大会审议通过,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由村委会负责执行。第五步:村监委监督执行。村监委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对村委会决策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执行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向全体村民公示。
“3”即村级党建工作力争取得3个成效。一是不断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这其中既有较小的实事好事,也有复杂的难事大事;重大决策,干部同群众共同协商,让群众真正当家作主,密切干群关系。二是干部依靠群众的力量,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确保基层和谐稳定。三是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干部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执行、村监委监督执行的程序,研究决定村内事务,充分发扬民主,带领群众全过程参与村级事务决策。
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153”党建工作模式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既对党建工作理念、手段、方法和载体进行了系统性创新,也为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提供了系统化指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系列重要思想和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创新回答了基层党建怎么看、抓什么、如何抓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减少了会议频次,减轻了基层负担,提高了决策质量和效率,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激发了党员的内在活力,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正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为建强战斗堡垒、夯实执政之基提供了重要政治保证。
截至目前,全县共召开“153”党建工作模式推进会议4次,制订下发《关于推行“153”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宣传督导活动32次,制定整改措施65条,下发简报2期。各乡镇共召开培训会70余次,制作宣传版面800余个。各村每周召开干群例会,共开展矛盾纠纷自查1500余次,化解矛盾60个,调解率100%、调结率100%,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50个,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为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连日来,太康县老冢镇、清集镇、逊母口镇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图一为太康县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喝上“及时水”。图二为气象监测设备。图三为排水沟。记者 张洪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