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一季度经济总量同比增速普遍高于外界预测、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创近两年新高、出口大幅反弹……随着中国2023年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超预期”成为海外人士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普遍看法。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以全球视角审视最新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不断在“逆风”中展示韧性、释放潜力、超越预期,为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趋于黯淡的全球增长前景提供动能和信心。
释放潜力:
不断增益全球增长前景
“中国经济再次击败看空者。”彭博社这样评价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
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5%,显著高于海外机构4%的普遍预期,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与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形成鲜明对比。
花旗集团、法国兴业银行在最新数据发布后分别上调中国全年增长预期至6.1%和6%;高盛公司认为,一季度数据有力支撑该机构对中国经济6%的全年增长预测。
3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6%,创下近两年新高。消费潜力有效释放成为一季度数据亮点。
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卢姿蕙认为,随着消费者信心稳步回升,需求进一步释放,中国消费驱动的恢复势头仍将持续。
“中国构建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的策略正取得成效。”南非资产管理机构高效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维·鲁特表示,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转向“世界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几近腰斩,今年经济放缓势头仍在继续。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对全球意义重大。据测算,中国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与中国相关联的经济体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彭博社报道,根据对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的分析,未来5年,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贡献方,贡献率将达22.6%,是美国的两倍。
“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将更强劲,成为全球经济火车头。”克罗地亚前经济部长柳博·尤尔契奇表示。
宝贵定力:
动荡逆风中的稳定之锚
“没有物价稳定就不可能实现稳健增长,没有金融稳定也是如此。”格奥尔基耶娃在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前夕表示,应对通胀和维护金融稳定将是全球经济增长之路面对的第一座“险峰”。
今年一季度,发端于美国的银行业危机蔓延美欧市场,给发达经济体应对通胀带来新挑战,也凸显美欧货币政策剧烈摇摆给全球金融系统埋下的巨大隐患。
“稳定之锚!”《日经亚洲》杂志这样评价中国金融体系在全球金融动荡中的作用。在这家媒体看来,中国在通过加杠杆求发展问题上更趋谨慎,使中国金融资产在国际市场动荡中成为“避风港”。
斯洛文尼亚经济学家博格米尔·费尔菲拉认为,中国经济稳健增长,宏观政策始终是稳定的核心。
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
“当前全球面临金融业动荡、通胀高企及经济增长放缓等挑战,中国成功将通胀维持在较低水平,成为惠及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的稳定力量。”泰国央行助理行长比迪说。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皮雷斯认为,中国科学应对发展挑战并稳步前行,其经济治理“能更有效应对不稳定且瞬息万变的世界挑战”。
彰显磁力:
以高水平开放回击“脱钩论”
10亿欧元!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18日开幕当天,德国大众集团宣布斥资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建立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采购中心。
《纽约时报》日前发表题为《当美国寻求与中国“脱钩”,德国企业扩大在华投资》的文章说,对德国企业高管来说,在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表示,中国业务能让公司有效抵消欧洲高能源成本等带来的损失。“如果没有中国,公司所需的重组会变得不可能。”
数据显示,1月至2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近400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一季度数据发布前夕,苹果、特斯拉、梅赛德斯-奔驰、宝马等跨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特斯拉宣布将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空中客车宣布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不少企业宣布加码投资中国,展示对中国市场发展前景的信心。
“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高速增长,为外企提供了飞跃式拓展事业的机遇。”日本西格玛资本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田代秀敏说。
外资持续加码、外贸不断提速,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凸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外贸由前两个月的同比微降0.8%转为增长4.8%,再次超出外界预期。
安哥拉经济学家曼努埃尔·罗沙表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其经济保持韧性和潜力的重要原因。
世贸组织最新《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今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预期由1%上调至1.7%,认为中国是“关键因素”,消费需求的释放将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内“举足轻重”,中国外贸表现将促进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