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23年05月11日
第0405版:特别报道 PDF版

古城新韵

——“西华城投杯·周口后花园 靓丽新西华”主题摄影大赛作品展

交通便利 联通八方 高亚旗/摄

策划 王超 范大伟 王华伟 执行 张猛 胡新生 高亚旗

核心提示:2022年以来,西华县委、县政府抢抓周口构建“一中心两组团”战略机遇,围绕“农业立县、工业强县、科技兴县、开放活县”发展思路和“加快周西一体,促进西华崛起”发展定位,带领全县人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咬定目标、实干为先、踔厉奋发,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的奋斗之歌,西华县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为展示西华县取得的巨大发展成果,2023年2月28日,由周口日报社、西华县委宣传部主办,西华县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周口日报社驻西华记者站承办的“西华城投杯·周口后花园 靓丽新西华”主题摄影大赛正式启动。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摄影爱好者踊跃参赛,拍摄了大量反映西华城市蝶变的摄影作品,现将部分作品进行展示。

娲城故里——西华县历史悠久、底蕴厚重。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西华县,距今2000多年。夏属豫州,隋文帝时改称鸿沟县,唐改箕城县。据《水经注》记载:“有东,故言西矣。”东即东华城。东华、西华得名,起于华氏。

西华县流传着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文物古迹有女娲城遗址、盘古寨、盘古墓、箕子读书台、商高宗武丁陵、龙泉寺、新四军杜岗会师纪念碑等。

过去一个时期,西华县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历史欠账多,带动能力弱,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2022年以来,西华县把改变城市面貌作为摆脱落后局面的破题之作,紧紧抓住国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周口构建“一中心两组团”发展格局的两大战略机遇,全力克服土地制约、拆迁困难、资金短缺、干部思想不解放等诸多问题,统筹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和经营,实现了基础设施、形象面貌、品质内涵的同步提升。

强化规划引领,扣好城建第一粒“扣子”。西华县深刻认识到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严肃性,成立了正科级西华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配备编制、预算经费。聘请上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按照“前瞻30年、编细15年、编实‘十四五’”的工作要求,高标准编制西华县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构建了“一带三心、十字双轴、蓝绿融城”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开工建设城市规划展览馆,全方位展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让广大群众了解、参与、监督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强化“规划即法”意识,组建西华县国土空间规划执法大队,严查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推进周西融合 ,加速一体化发展。围绕“一中心两组团”发展定位,着力把西华打造成周口枢纽经济的“功能区”、中心城区的“后花园”、产业发展的“增长极”。

——聚焦枢纽经济“功能区”定位,构建周西融合交通体系。高标准改造提升周西路,打造贯通周西的“货运快速通道”。开工建设中州大道北延至西华高铁站,打造贯通周西的“城市快速通道”,计划2023年年底前建成通车。提前规划布局周口大道北延至西华通用机场,打造贯通周西的“现代物流通道”。

——聚焦中心城区“后花园”定位,构建周西融合生态体系。实施沙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工程,建设张柿园景区、葫芦湾景区和逍遥港景区,打造集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于一体的“黄金水道”。实施颍河生态旅游带建设工程,建设颍河湾4A级旅游景区和旅游码头,打造集万亩桃园、体验农业、精品民宿于一体的“旅游通道”。实施贾鲁河生态治理暨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着力打造贯通周西的“生态廊道”。

——聚焦产业发展“增长极”定位,构建周西融合产业体系。围绕周口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和招引“头部企业”及其上下游关联企业,重点抓好以耕德电子、凯旺科技、智能制造产业园为代表的智能零部件制造产业,推动西华经开区与周口高新区联合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断头路”打通了,地下管网顺畅了,大街小巷变亮了,城市“颜值”提升了,基础设施完善了,乡村美景展现了,工业经济变强了……短短一年多时间,西华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凯旋高歌,经济社会取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非凡成就,千古娲城焕发出新的风姿,百万西华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③11

2023-05-11 ——“西华城投杯·周口后花园 靓丽新西华”主题摄影大赛作品展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1075.html 1 古城新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