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伟宏 王泉林
五月,繁花锦簇,草木葱茏,周口师范学院群贤毕至,胜友如云。5月12日至14日,全国张伯驹文化研究学者云集周口师范学院,开展张伯驹文化研讨,共同探寻张伯驹先生的事业成就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
一部中国收藏史跌宕起伏,群峰连绵,张伯驹先生就是中国近代收藏家中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
根据张伯驹先生自撰《丛碧书画录》里的不完全统计,在1960年前,他收藏有书画117件,其中唐代以前6件,宋代13件,元代11件,明代40件,清代47件。特别是他收藏的30件晋唐宋元书画,从大诗人李白、杜牧的手卷,到宋徽宗、钱选的丹青,多是中国艺术史上的煌煌巨迹。今天广为世人所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把这些书画珍品捐赠给了国家,在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中他说:“我所藏主要珍品,遇人民爱戴,政治修明之政府,应不以自私,捐归公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曾说,张伯驹当年把西晋陆机《平复帖》和隋展子虔《游春图》捐献给国家,使故宫博物院拥有了传世最早名人法书和传世最早山水画,这对于确立故宫在书画领域领袖群伦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上,张伯驹先生专注收藏的孜孜追求、一心为国的民族大义、积极捐助的无私奉献,都感动着专家学者。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报》编委陈明在研讨会上说,张伯驹先生收藏的书画名迹朝代赓续不断,学术价值极高,自魏晋至清末的重要作品都有鉴藏,特别是晋唐宋元的名迹,几乎都属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是构建中国美术史研究体系无可替代的重要基石。
游心翰墨 神韵悠长
张伯驹先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文化艺术占据了很大部分,他和夫人潘素在书法绘画方面的成就,同样为世人景仰。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浙江传媒书画研究院院长刘文清在研讨会上表示,张伯驹先生在书画作品中呈现出的清雅绝俗之美、劲节高标之貌是其个性语境和魏晋风骨的外露,凝聚着深厚的文化修为、独立的人格魅力、真挚的爱国情怀,是发自中国文人血脉深处的大美。
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何汉杰认为,书画在张伯驹、潘素二先生的艺术生活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当下对二位的书画研究仍有较大空间。我们研究张伯驹、潘素的书画,应以书画实践为主,从作品自身出发,建立基本的认识和观念,进行客观的评价。当我们真正进入他们的书画世界,才会发现其中的妙处,收藏、书画、诗词、曲艺、音乐是他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他们整体的文化人格最终体现在笔墨生活中,表现出独特的面貌。
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恩岭认为,张伯驹绘画的核心所强调的是一个“文”字,令人神游其中,冉冉升华至于形上,其特点是用笔自由简约,不刻意追求物体的写实与再现,主要在于“写意”,追求“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笔墨情趣,强调神韵,以突出“我”的个性化独特表现。
与诗词书画相得益彰的是张伯驹先生的诗词造诣。张恩岭认为张伯驹的诗词展示了他自甘寂寞,不愿同流合污,不为时局所趋的高洁情操;展示了他梅花一样坚毅、纯洁、不屈不挠的人文品格和傲骨精神;展示了他保持晚节、疏放淡泊、乐观处事、纯洁自守的品格。
谦谦名士 公子无双
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主任任动认为,对于张伯驹的文化研究,要尽可能还原历史现场,凸显其文化精神,剖析其文化性格,探索其文化心理,矗立起真实立体的张伯驹文化形象。纵观张伯驹先生的人生,他一生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下,其风流文采广为传诵,折射出的人文精神滋润着每一个追随者的精神家园。
周口师范学院讲师寇凤凯说,张伯驹先生致力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生志在著述,意在青史留名,曾经写下“留取名山事业,不羡浮云富贵,老去隐丹青。卧看龙蛇动,坐对风雨生”的诗句。他筹建中国韵文学会,鞠躬尽瘁,为韵文遗产的抢救、继承和发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都博物馆书画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组专家马燕表示,张伯驹、潘素两位先生品格高洁,修养深厚,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新时代属于自己的人生中,带着珍贵的修养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