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2日
第04版:周口文化 PDF版

且从默处认残碑 识得诚信镌石来

——浅析周口关帝庙《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

童建军

最早见到周口关帝庙的《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是在今年3月。原本是寻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商水县令牛问仁所撰《重修关帝庙诸神殿、香亭、钟鼓楼并照壁、僧室、戏房及油画诸殿、铺砌庙院碑记》的,周口市博物馆的周建山馆长告诉我,该碑在关帝庙内东南隅,于是去找寻,不曾想意外发现了这通清代的《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许是从庙内东北隅原来堆放的砖石中收拾移来的,未曾引起注意的缘故。其很随意地斜倚在几个残破的石柱础旁,而它的落款时间则是“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仲夏”,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算起来距今已有263年了。

“此碑很重要,2005年有关专家曾对关帝庙碑刻进行过较全面的解读,但未见此碑。像社旗山陕会馆等都有行规碑,在周口山陕会馆未见行规碑,总觉很遗憾。”得知发现此行规序碑,对文博事业极度热忱的周建山馆长颇为上心,两度相约到现场查看,识读记录碑文,还带拓片专家进行拓片,这一下消除了我反复辨认而不得其要的困窘,而该碑记的内容也逐渐清晰地显现出来,跃然纸上,传递着丰富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

一则是印证着周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周口镇乃中原一胜地也,东通于鲁,西近于秦,南邻于楚,北接于 晋……”从行规序的开头可以看出,至少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周口已经被称之为“周口镇”了,而且“周口水陆通衢也,各省要冲也”。结合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商水县志》卷之一记载:“周家口集,县治东北十八里,即小黄河与沙河汇流处。在沙河南岸,仅有子午街一道,居民数家。国朝治平百年以来,人烟丛杂,街道纵横,延及淮宁境,连接永宁集,周围十余里,三面夹河,舟车辐辏,烟火万家,樯桅树密,水陆交会之乡,财货堆积之薮,北通燕赵,南接楚越,西连秦晋,东达淮扬,豫省一大都会也。”这说明周家口自明朝开埠,经清顺治再到康乾盛世,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而且由埠到集再到镇,社会经济日益繁荣。

周家口得天独厚的“水陆通衢”优势和商贸经济的繁荣,促进了陈州行政建制的升级和周家口社会地位的上升。“事呈明淮宁县(下残)/(为碑文转行标识)特调陈州府分驻周家口粮捕、盐务、水利分府加十级纪录八次史太老爷(下残)/存”,虽然碑体已残,但还是可以从中窥见当时周家口已是陈州府分驻周家口粮捕、盐务、水利分府,至于“加十级纪录八次”的字样则是清朝吏部对各级官员进行行政考核后,对成绩优良者给予“议叙”,即评议等级次第,加以记录和奖励。据学者崔中玉研究,《清实录·雍正朝实录》记载:“雍正三年(1725)丁酉,移河南开封府同知驻朱仙镇,陈州州判驻周家口。从河南巡抚田文镜请也”。由于周家口社会经济的发展,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陈州知州董起盛奏请将陈州升府,其陈述的理由为:“陈州幅员辽阔,绵亘数百里,界连八邑,犬牙相错,河通淮泗,路达江楚。更有所属周家口一带地方水陆交冲,五方杂处。一切刑名钱谷、稽查保甲,各处验勘难以悉举,事本繁多。”此项奏报很快获得批准,次年即升陈州为府,并添设粮捕、水利通判“驻扎周家口”,周家口的政治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上升而得以提升。

二则反映了周口关帝庙作为会馆“庙馆合一”的功能。会馆建筑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关帝庙既是祭祀关羽的庙宇,也是为山陕商人提供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周口关帝庙庙院碑记》记载:“周口河北旧有山陕会馆,中祀大帝,创自康熙三十二年。”而这种“庙馆合一”的功能在《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中已然有了充分体现,“一閧之市必正之乎神氏”即印证了这一点。

三则体现了山陕商人以“义”经商的诚信理念。“公议条规”“齐集众商闻明条例以整理行规”“故犯条规,公议罚戏三台、银十两,入诸会馆公用以儆永远”“特授陈州府淮宁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六次汪太老爷(即汪圻,字芝崖,江苏吴县举人,乾隆二十四年任淮宁县知县,在任有德政)庭讯,十九日复蒙亲临周口大关帝庙较准官称官砝”,这些文字凸显了山陕商人对商业诚信文化的推崇。从议立的主体看,落款有“襍货(下残)”字样,“襍货”即“杂货”,当是杂货行(大体包括纸张、糖类、桐油、生漆、蜂蜜、石蜡、硫磺、干鲜红枣等的购销中介批发业务,在周家口商贸发展中,实力颇强,且晋商占相当比例)众行公立的碑刻;从议立的背景看,“叹以知古之为市者,公也信也(下残)/行内多君子之颂,商贾鲜欺诈之虞,而今何如者犹是货也,而权衡不一,犹(下残)/自兹行事日坏,其商旅谁复欣来哉?”意即经商交易要以公平、诚信为本,然而杂货行出现了一些权衡(即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权,秤锤;衡,秤杆)不一的欺诈问题,自从杂货行的行业规矩日益遭到破坏,影响了商行的信誉,愿意来往周口做买卖的商人日益减少,制定行业规矩刻不容缓;从议立的目的看,“伏愿阖行君子悟已往之不是,知来者犹可追,洗心剔弊,敦乎公,睦乎信”,意思是诚望阖行君子悔悟以往的不正确行为,知道后来的人还可以补救,改过自新,亲厚公平,和睦信用;从议立的要约看,“故犯条规,公议罚戏三台、银十两,入诸会馆公用以儆永远”;从议立的程序看,则大致包括“公议条规”“呈明淮宁县(下残)/特调陈州府分驻周家口粮捕、盐务、水利分府”“公议妥协”“特授陈州府淮宁县正堂庭讯”“亲临周口大关帝庙较准官称官砝”“纠众公断条约,众商行各具遵依,命即镌石永远遵守”等,可谓条规明确,言之凿凿,务必遵照执行,违者必罚。

“秉烛持纲常顾影何惭心上日,封金完节义对人不愧性中天。”周口关帝庙代表了历史上周口商人们对忠义仁勇化身的无限景仰,也反映出他们以信为本、以义致利的商业价值取向。拂去历史的尘烟,《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的发现,可以说正是这种传统商业诚信文化的真实写照。当下现代化的周口正在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洗心剔弊,敦乎公,睦乎信”,以扬弃的精神来看看这通碑记,对于鉴往知今、汲古为新,对于强化规矩意识和契约精神应该会有一定裨益。②8

附:《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

碑记

众商议立行规序

周口镇乃中原一胜地也,东通于鲁,西近于秦,南邻于楚,北接于晋,其(下残)/一閧之市必正之乎神氏,三尺之子莫之考。叹以知古之为市者,公也信也(下残)/行内多君子之颂,商贾鲜欺诈之虞,而今何如者犹是货也,而权衡不一,犹(下残)/自兹行事日坏,其商旅谁复欣来哉?嗟乎,周口水陆通衢也,各省要冲也。盖其(下残)/约后,伏愿阖行君子悟已往之不是,知来者犹可追,洗心剔弊,敦乎公,睦乎信(下残)/故犯条规,公议罚戏三台、银十两,入诸会馆公用以儆永远。是为序。/从来事必奉公,其规乃能永守。议非私举,其例方可常也。我等公议条规,若不呈明(下残)/五日,齐集众商闻明条例以整理行规,公请勒石示禁,俾盖永垂不朽。事呈明淮宁县(下残)/特调陈州府分驻周家口粮捕、盐务、水利分府加十级纪录八次史太老爷(下残)/存,我等众商理应遵批,勒石永守,以垂不朽。二十九日,蒙各行悔议复控,/分宪蒙/批,既经公议妥协,如何辙行反悔,仰乡地查处,覆各行呈批,是否行户阻挠,抑或众商公议有末,务(下残)/特授陈州府淮宁县正堂加五级纪录六次汪太老爷庭讯,十九日复蒙亲临周口大/关帝庙较准官称官砝,四月初九日又蒙纠众公断条约,众商行各具遵依,命即镌石永远遵守。我等幸得(下残)/载始末以志永久。

                                                                                                                 货(下残)/

                                                                                                                /时

                                                                                                                /(大)清乾隆二十五年岁次

                                                                                                                庚辰仲夏 谷旦

2023-05-22 ——浅析周口关帝庙《众商议立行规序碑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1925.html 1 且从默处认残碑 识得诚信镌石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