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3日
第06版:视 界 PDF版

“小满会”里祈丰年

小满节气里,高铁列车行进在金色麦浪中。

聂堆镇上的煎包铺摆满煎好的包子,等待老乡购买。

曹河乡一位农民正在买鞋。

曹河乡的“小满会”上,农民挑选小鸭。

曹河乡一位农民挑选农具,为小麦丰收做准备。

戏台上“丑角”滑稽的表演让人们开心快乐。

一位老农正在购买筛子,筛子仍是农民收麦不可缺少的农具。

“小满会”上,老人们聚在台下听戏。

记者 梁照曾 文/图

5月21日,小满,入夏后的第二个节气。小满意味着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小满时节,中原地带农村有很多习俗,如趁未开镰收割小麦的闲暇时光,举办“小满会”,祈福麦子大丰收。人们在会上听戏、吃小吃,打打牙祭,买一些收割小麦的工具,攒足劲迎接丰收。尽管现在,收割小麦不再舞镰弄磙,但这些世代沉淀下的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和生活习俗,依然如香火绵延。

小满节气里,记者驱车先后前往淮阳区曹河乡、西华县聂堆镇,在这些风俗浓厚的乡村,感受新时代黄土地的百姓生活。在曹河乡,做生意的老农们在高速桥下的乡间公路边摆上绵延几百米的集市,卖水果、肉蛋、蔬菜、衣服鞋子、农具等。路过的司机即使被堵在这里,也不见着急,悠闲地等待,偶尔还购买些所需物品。记者看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一些卖小鸡小鸭小鹅的商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些久违的叽叽喳喳的“小可爱”在每年麦黄时节上市,吃鲜嫩麦仁、蚯蚓生长,成为一代代人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在西华县聂堆镇,这里是女娲故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小麦会”的古老习俗延传至今。“小麦会”期间,镇上请来两台戏班,一南一北,隔街对唱,老百姓扶老携幼,陶醉其中。镇上主干道两边的街巷烟火味很浓,各种小吃摊、衣服摊、农具摊、剃头摊等,甚是热闹。人们理发、买鞋、买衣服、买农具等,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季做准备,这是一代代农民烙在骨子里的念想和习惯。

小满节气过后,麦子晒太阳长“骨肉”,人们磨镰霍霍,10多天后,将迎来又一个丰收季。②16

2023-05-2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2024.html 1 “小满会”里祈丰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