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水,岁月如歌。转眼之间美好的大学时光已经过去20年。接到母校周口师范学院50周年校庆征文的通知,我打开书桌抽屉里至今保存着的20年前的《周口师院报》,报纸的边角已经泛黄,看着这些已经染上岁月痕迹的报纸,思绪一下把我带回那青葱岁月……
在周口师范学院求学期间,我的课余时光几乎都是在校报编辑部度过的,因此与校报结下了不解之缘,校报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承载着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2002年秋季,周口师范学院迎来600名第一届本科生,我是其中的一员。入学不久,学院党委宣传部要在我们这一届学生中间选拔两名记者进行培养。高中时期,受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北约轰炸身亡的三名优秀记者的事迹影响,我一直想做一名记者报效祖国,可惜因为偏科,高考没能如愿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新闻专业。那时候周口师范学院还没开设新闻系和新闻专业,心中不免遗憾,对于这一次当校报记者的机会我非常珍惜,精心准备了一番,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校报记者。
说来也巧,我在校报当记者的前两年,正赶上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几乎每个月都有大事发生:2002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学校相继召开了第一届运动会、第一次党代会、第一届教代会,还有毕业生招聘会……这些重大事件的宣传报道,成为校报记者工作的重点。那时校报已经从月报改为半月报,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觉得两周出一期报纸很轻松,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主要是因为人手不够。当时的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最多的时候就四五名老师,除了日常繁忙的工作,就是出版校报。选题、采访、写稿、约稿、编稿、设计版面、校对、跑印刷厂、发放报纸……每逢学校重大活动,除了正常周期的报纸外,还要干学校临时安排的其他事情,而且保证校报要以最快的速度出版,这时候只有白天黑夜连轴转,真是忙得焦头烂额。
虽然累,却很快乐、很充实,因为我不但见证了母校的这段重要历史,而且能参与其中,感到无比光荣。 通过虚心向党委宣传部和系里的老师请教,我很快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要领和采访的技巧。渐渐地,我悟出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用火热的激情贴近生活、深入师生,获取第一手资料,用细腻的文笔诠释丰富的人生。辛勤的耕耘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我写出了许多有新意有影响力的文章,仅2003年一年就有100多篇稿件在校报和市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
随着校园新闻网的开办,宣传部领导和老师感觉人手不够,就继续发动学生力量。我们组建了学生记者团,第一期招聘20多名记者,我当选为团长。那时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谈创作、谈人生、谈理想;那时的我们,风风火火地穿梭于学校的重大活动现场,顶着所谓的“无冕之王”桂冠,把采访的乐趣尽享;那时的我们,徜徉图书馆查阅资料,挑灯夜战,历练文笔,练就了扎实的文字功底,也铺平了以后的人生道路。
记者团的几位同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是:牛亚皓、李文洁、李玉坤……他们采访认真负责、采写稿件量多质优,这些优秀学生记者的加入,不但弥补了校报编辑和记者力量的不足,而且为校报带来了活力,使校报与师生贴得更紧。我想,当年的校报记者经历对大家来说应该是一笔财富,至少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更多锻炼成长的机会。上面提到的几位同学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表现也都非常优秀。
回望当校报记者的岁月,我的心中一直充满感恩之情,尤其感谢学校党委宣传部的领导和老师。
那时候,学校党委副书记李军法担任校报总编辑。那时的他刚调到周口师范学院,担任学校分管宣传工作的副书记,记得有一次和我们这些学生记者及播音员座谈,就像拉家常,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他提到,想要当一名优秀的记者首先就要多吃苦。他还举了自己当年大学毕业分配时掂着行李步行了一天一夜、到达太康县一个乡政府开始自己职业生涯时的例子。这让我很受触动,在随后近20年的新闻工作中,我也习惯吃苦、乐于吃苦,喜欢挑战各种苦差事。
记得那时候的校报副总编辑由学校宣传部部长许述敏担任,他工作一直很勤奋,伏案工作一坐就是一个上午或下午,有时甚至通宵达旦。他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令我敬佩,深深地影响了我很多年。
张建华、马东普、葛玮华等宣传部的老师都给了我很多帮助,尤其是张建华老师对我帮助最大,在我前期的新闻写作中,他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记得大学前三年时光,每次校报出版前两三天,我都是下了晚自习来到校报编辑部,记不清陪着他熬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深深感受到文字工作的辛苦。
大三的时候,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工作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因为没有把握准,甚至影响了正常学习。有一次逃课去当时的周口人民广播电台送新闻稿,被系里一位老师抓住,差点我对进行张贴布告处分。因为面临着大学毕业,当时我听从了中文系领导和老师的教诲,开始认真学习,准备毕业考试,就这样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报编辑部。那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炼,让我受益终身。
暮春的细雨一直在敲打着窗外的桃树,打落了一地的花瓣,我坐在昏黄的台灯下写完这篇文章时,天色已经微微发亮。抽屉里保存的校报会变旧泛黄,但是在我心底,校报的油墨一直未干,那段记忆永远不会褪色。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