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6日
第06版:综合新闻 PDF版

万水千山总是情

——岭南画家周口采风纪行

画家们周口采风侧影

朱永成教授写生作品

记者 徐启峰/文 刘俊涛/图

从岭南到河南,三千里路山水相隔,但是割不断画家探本溯源的艺术追求,割不断游子回报乡梓的款款深情。7月18日至21日,在周口籍文艺评论家、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先生的奔走组织下,岭家画派30位名家汇聚沙颍河畔,参加“家国画事、写生沙颍暨豫见岭南朱永成山水画展”活动,他们用手中笔抒胸中情,展现三川之滨的风流蕴藉、无限活力,用艺术魅力为大美周口、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强势赋能。

沙颍河畔 岭南雅集

7月18日,“家国画事、写生沙颍暨豫见岭南朱永成山水画展”活动在沈丘县美术馆隆重举行启动仪式,现场嘉宾可谓“全明星”阵容: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汉画学会原会长顾森,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西部现当代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杜少虎,西安交通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解安宁,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美术院院长詹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咸阳美术学院院长崔伟刚,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济济一堂,星光璀璨。

由本次画展主角、广州美术学院朱永成教授领衔,岭南画派出动30人画家方阵,共襄盛事。他们是岭南画派的中坚力量,常年活跃于中国画坛,精品迭出,获奖无数。此次抵周,与本土名家交流心得,研讨画技,音杂南北,心无隔阂,现场气氛极为热烈。

朱永成教授致辞情真意切:我把这次个展取名为“豫见岭南”,旨在通过我的画笔,使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扎深我的国画之根,让我的艺术,无愧于国学山水,无愧于时代呼唤。也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把岭南的人间烟火,在中原大地找到烟火的源头。

槐乡沈丘热忱欢迎八方来客。沈丘是一座有着14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有藏着时代印记的千字文文化,有赓续红色血脉的刘邓大军渡沙河纪念地,有产业强县富民的周口钢铁,有甜蜜一座城市的金丝猴奶糖。沈丘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涛希望各位画家近距离感受沈丘风土人情,用画笔来记录沈丘人文,写照沈丘风光,助力沈丘文化建设,建立彼此沟通、互动的渠道与桥梁。

7月18日、19日,岭南画家走进中华槐园、沙颍河畔,观千年槐树,赏大河浩荡,槐乡的古趣与活力和谐统一,令他们流连忘返;20日,他们来到淮阳龙湖,正值荷花节,荷叶田田,莲花映日,万顷一碧,游人如织;21日,画家来到老子故里——鹿邑县,领略老子文化,感受道韵精微。每到一地,他们都沉浸其中,不顾天气酷热,择一树荫或墙影,支开画架,凭生花妙笔,融人生感悟,赋予异乡景物万千风情,展现周口深厚文化底蕴。

赤子丹心 家国情怀

“游子千里不忘本,树高百尺犹恋根。”著名作家忽培元为本次盛会发来贺词。忽培元所说的游子,是广州高剑父纪念馆馆长李琰先生,他为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付出良多。

李琰出生在周口市沈丘县,上高中时崭露文学天赋,学生时代即多次在周口本地杂志《中州书画》上发表文章。大学考入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在风行一时的《广东法制报》文艺部任职,写下多部著作,奠定国内一线文艺评论家的地位,现任广东司法警官学院教授、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高剑父纪念馆馆长等职。

久居岭南,李琰对故乡念念不忘,认为岭南与中原一脉相承,从根上讲是一家人。他为朱永成沈丘画展精心作序,指出岭南主体居民有三大民系:广府人、潮州人、客家人,这三大民系均为先秦到元初的中原移民,他们将中国古代文化积极向上发展期的中原文化,完整带到了岭南,保存到了岭南,互融共生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形成了以包容开放、创新改革、务实与朴素为特质的岭南性格,在本质上这是中国传统家国精神的传承。

近年来,策划、实施十多次豫粤两省的文化交流活动,大小不一,各有精彩。他频繁往返豫粤凭借悠长深厚的人脉,多方化缘,保证了一次次活动的圆满举办。这得益于广东发达的经济,也得益南国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本次活动,他亲力亲为,从食宿交通到采风点通联各个环节,事必躬亲,颇为劳累。他的赤诚之心,不仅感动着各位画家老师,也得到了周口地方政府、民间组织及各路朋友的大力支持。正如沈丘县委宣传部部长李涛所言:万水千山隔不断风光霁月万物澄净之美,市井都市三千红尘之真,岭南与河南,本就血脉相连。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琰将本次活动主旨定为“家国画事、写生沙颍”,作为岭南画派的一分子,他心里的家国,永远都少不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水!

盛事已罢 余音缭绕

兰亭雅集,千载曲水流觞;三川盛会,艺坛久久回响。本次盛会是国内文化界近期一大焦点事件,主流媒体密集报道,《南方都市报》、广东卫视及河南省内权威媒体全程追踪,推出多个专题,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得彰显。

各位画家的写生作品已陆续在各大媒体刊发。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沙颍河畔点燃的艺术火花在未来将不断闪耀。城以文显,名家赋能,周口风物当为更多天下人所知。

画家们与周口也结下了深厚的情缘。著名画家王军伟(钧纬)善画鱼鹰,作品多次获得全国大奖。每到水乡泽国,他便多有滞留,走近鱼鹰,细致观察。在周写生期间,他听说沙颍河上有鱼鹰捕鱼,意欲探究。7月22日,他在周口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彦章陪同下,来到商水县邓城镇,走进养鹰人家。

刘彦章是报社记者,也是散文作家,他写作的纪实散文《沙颍河最后一个鱼鹰部落》荣获2018中国散文年度大奖。两位擅画、擅写的创作者,与沙河堤下渔民深入交流,谈了足足3个小时,从鱼鹰生活习性讲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知无不言,宾主尽欢。王军伟说:“此行收获很丰富,希望在禁渔期过后再来周口,随船观看鱼鹰捕鱼。也希望在周口举办个展,一定会把周口鱼鹰画进去。”

岭南风吹过沙颍河,鱼龙潜跃,碧波成文。盛事已罢,余音未歇,她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还在持续,那一缕文化的馨香,历久弥新。②15

2023-07-26 ——岭南画家周口采风纪行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7956.html 1 万水千山总是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