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4日
第04版:淮阳新闻 PDF版

淮阳:推进“三大革命”共建美好家园

本报讯(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程文鹏)近年来,淮阳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统领,抓实“厕所革命、垃圾清运、污水治理”三大革命,打造生态、文明、宜居新家园。

建设“小厕所” ,推动“大民生”。实现旱厕清零。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要求,强化“三模式”(三格式、双瓮式、三瓮式的化粪池改厕模式)、“四统一”(统一技术标准、施工队伍、规范编号、验收标准)、“直接补”(每个改厕户补助1260元)工作举措,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改造户厕10.5万户,基本实现旱厕清零。探索管护机制。制作统一改厕标识牌,明确服务人员,公布服务电话,坚持边建边查、销号验收,整改问题户厕27741个,让改厕没有“后顾之忧”。确保工作实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原则,推行“小三格+大三格+设施农业”模式,建立乡村改厕服务站50个,168名管护人员随叫随到,145辆抽污车实时待命,500万元维护资金实报实销,建设大三格化粪池94座,引导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使用有机肥。实现建设规范化、管护制度化、服务常态化、资源利用化,真正把“小厕所”做成“大民生”。

健全三项机制,推进垃圾清运。健全工作机制。设立专门机构(区乡村事业发展中心),成立区、乡、村工作专班,出台相关方案制度4个,提供强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共出动机械3.14万辆次、人员45万人次,累计清理垃圾15.12万吨、清理杂物32.39万立方米。健全保洁机制。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垃圾清运保洁,配备保洁人员2247人、各类车辆199辆、垃圾桶37288个。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四级联动垃圾处理模式,使用小型钩臂式垃圾箱、轻型垃圾压缩车、中型垃圾压缩清运车、钩臂移动式压缩车,确保垃圾不落地,每日700余吨垃圾用于发电,实现日产日消、资源化利用。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日督导、周通报、月观摩”机制。用好“督导指挥棒”,确保问题见底清零;用好“媒体发声筒”,选树典型曝光落后;立起“奖惩风向标”,奖励问责动真碰硬,全力打造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走出污水治理新路子。全域分类推进。分区域分类推进“纳入市政管网处理”“乡镇处理厂集中处理”“村级处理站处理”“小型设施分散处理”“三格式+生态湿地处理”“生态滤池、户排户用处理”“粪污回收利用”7种治污模式,农村生活污水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截至目前,投入资金1.5亿元,铺设管网170余公里,建成各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36座,受益农户10万余户。多元融资保障。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争取中央、省级资金8874万元,抢抓政策机遇,谋划12亿元、12.8亿元的项目2个,全面提升全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受益农户付费制度,确保群众接受、好事办好。智慧高效运维。投资600万元建设智慧云平台,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监控”。根据处理规模和服务半径,建立分类管护体系,30吨以上的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政府负责+部门牵头+第三方参与”的管理体系,30吨以下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由属地自行管护,实现低成本、低运维、高效果。

示范带动,共建美好家园。乡村两级3600名道德文明使者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争做入户走访“排头兵”、旱厕改造“宣传员”、垃圾分类“倡导者”、污水治理“监督人”、基层治理“网格员”,凝聚了创建合力,倡树了文明新风。

文明无止境,创建不停步。淮阳区将持续抓好“厕所革命、垃圾清运、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做好乡村文明创建大文章,打造美丽乡村、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好家园。

2023-08-0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0395.html 1 淮阳:推进“三大革命”共建美好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