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9日
第06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闻 PDF版

“五个确保”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本报讯(记者 姬慧洋 通讯员 韩庆伟) 8月8日,记者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获悉,为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该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群体,关注重点问题,做到“五个确保”,扎实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压实责任,确保运转机制高效。该区出台《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的通知》,成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专班,明确1名处级干部专职负责、区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统筹推进全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要求各办事处组建排查队伍,通过“早派工、日走访、晚研判”机制,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任务细化到日、明确到人。完善领导分包联系机制、问题整改推进机制、分片区督导指导机制,以及“日调度、周交办、月点评”机制,持续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有效推进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全区分成3个片区、8个网格、49个排查工作小组,同步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活动。

健全机制,确保全面排查到位。该区组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向群众宣传各种惠民政策,介绍低保、慢性病补贴办理流程及技能培训内容。截至目前,该区已印发《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3.6万余份、《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明白纸”》100余份。组织各办事处帮扶责任人、全体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对监测对象识别及风险消除程序等进行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技能水平。目前,该区已举办区级培训会2场次、乡级培训会3场次、村级培训会50余场次。成立2个督导组,聚焦排查“零”问题村、“三类人员”异常村、工作推进慢的村,对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进行全程督导检查,每周召开调度会,听取各办事处、行业部门的工作汇报。目前,督导组已督导检查8个村,发现问题98个,全部整改完毕。

精准帮扶,确保成果持续巩固。该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发展需求等开展针对性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小额信贷支持,优先安排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组织跨区劳务输出。目前,该区依托建业绿色基地项目,带动就业540人,依托翔耀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就业126人,全区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592名监测对象全部实现就业,累计发放“户贷户用”小额信贷430.2万元,光伏帮扶电站收益的80%用于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定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统筹做好兜底保障。对严重困难家庭,落实健康帮扶、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截至7月,该区共发放低保金242万余元,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176万余元、特困人员护理费60万元、特困人员丧葬费4.68万元,发放高龄补贴96万余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90万元,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63万余元。

围村核查,确保问题全部清零。该区每月组织行业部门、业务骨干对辖区所有村的政治责任落实、组织责任落实、工作责任落实、“三个遍访”和“十个清零”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对脱贫户、监测对象、重点户进行核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深入一线查找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发现问题,印发工作通报,督促整改。对核查结果好的村进行通报表扬,对核查结果差的村进行通报批评。截至目前,该区开展核查5轮,发现问题750 多个,全部交办整改完毕。

高效推动,确保人居环境改善。该区积极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政策要求,增强辖区群众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和家园意识,让群众真正成为人居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契机,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重点对房前屋后杂物、卫生死角、黑臭水体、残垣断壁、“空心院”等进行集中整治。组织专人对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周边环境进行专项整治。建立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以村干部包组、组长包片、党员包户的方式进行定期巡查。定期组织各村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美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干净整洁的户容户貌展示乡村振兴新气象。

2023-08-09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0930.html 1 “五个确保”筑牢防止返贫底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