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0日
第03版:特别报道 PDF版

家乡的路

□吴伟

2021年4月份的一天,老家邻居打来电话告诉我说,村里要修水泥路了,而且要修三条,村南、村北及村中的路都要修成水泥路。听后我欣喜若狂,困扰家乡村民多年的出行难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欣喜之余,往日村民们出行难的画面不觉浮现在眼前。

我的老家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小乡村,东临安徽亳州,北接商丘睢阳区,可以说鸡鸣闻三县,既不发达也不富裕,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庄。10年前,村东一公里处修建了省道326,但环绕村子的村南、村北、村中道路依然是土路,没有与省道相连通,依然是晴天一身土,下雨一身泥。村里的土地还是淤土地,下起雨来,胶鞋上黏得都是泥巴,走起路来沉重又费力。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到了阴雨连绵的季节,家里面粉快要吃完了,几户人家就联合起来,每家淘洗些麦子,放到一辆架子车上,四五个人推的推、拉的拉,在泥泞中艰难地、吃力地走着去集镇上磨面粉。村民们办红白喜事碰到阴雨天,更是叫苦不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村民外出打工,赚了一部分钱,纷纷将自家的房子翻盖成了二层楼房。漂亮的楼房与坑坑洼洼的土路很不相配。有些村民商议要集资修路,但商议了好几次,由于意见不统一,一直没有修成。修路成了村民心中挥之不去、常常挂念的事情。

这两年,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当地政府采取积极措施,打通家门口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老百姓的难事。2021年,鹿邑县委、县政府为助推乡村振兴,推出了“通村入组”项目工程,主要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凡鹿邑县各乡镇的村庄只要没有通水泥路的全部纳入该项目工程之列,我的老家就是享受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一个村庄。

一个多月后,我回到了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村庄。村南、村北、村中三条新修的水泥路展现在眼前。踏上水泥路面,一种惬意舒畅的感觉油然而生。道路路面宽4.5米,路面呈青色,整洁平整,沿街而建的楼房也显得格外好看。一幅幅壁画,内容有反映乡村振兴的、勤劳奔小康的、亲善友爱的,以及山水风景的,皆栩栩如生,神采各异。平日里堆在街边的垃圾也不见了,村民家门口和各条村路都显得格外干净。我不由得惊叹,昔日泥泞不堪的村庄变得如此美丽了。道路修通了,村民出行方便了;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爱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了,产业振兴了,村民有了稳定收入,往后村民们的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我的老家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这一切归功于乡村振兴惠民政策的实施。②15

(作者单位:鹿邑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

2023-08-10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0980.html 1 家乡的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