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1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商水:“夏损秋补”尽显“科技范”

编者按

纸上春秋,跳动道德名城脉搏;笔底波澜,见证中原港城巨变。为大兴调研之风,践行“三贴近”,增强全媒体记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周口发展故事,传播周口好声音,助力周口高质量发展,本报组织开展“百名记者大走访”活动。本报记者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生产生活一线,多角度、多平台呈现来自田间地头、工厂企业、社区村庄等带着民生温度的新闻报道,以发展变化增强信心决心,以笔墨镜头见证周口速度。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 王健 付永奇 马治卫)“借助田野里的监测传感系统,我们在这台计算机上可实时搜集秋作物的苗情、墒情、病情、灾情等信息,研判后发给园区里的‘新农人’,由他们通过手机软件实现自动灌溉,按需施肥。”

昨日,在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管理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祁勇指着墙上那个画面不断跳动的显示屏向记者介绍:“今年的秋田管理,各方面重视、科技助力、指导到位,相信会有一个好收成!”

商水县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今年麦收遭遇“烂场雨”,略有减产。为切实做好“夏损秋补”,该县今年秋粮播种面积增至124万亩,其中玉米104万亩,目前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近期受降水、气温及病虫害叠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块的玉米不同程度出现“南方锈病”,并有蔓延之势。为切实做到“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发现一片,防治一田”,该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田间指导秋粮生产,召开农业农村重点工作推进会,部署玉米“南方锈病”防控和“一喷多促”工作。该县各地都把秋粮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迅速掀起防控高潮。

秋田要丰产,管理是关键。商水县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整合各类资金1232万元,财政投入资金677万元,用于秋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他们按照特事特办、不误农时的原则,简化招投标程序,8月底之前如期完成了统一喷防。该县各地还充分利用植保、农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出动近千架次无人机加快喷施作业。

科技兴农,直通基层。7月份以来,该县召开秋作物病虫害防治动员会、现场会,组织技术培训,受训人员达6万人,辐射带动20余万人。县农业农村局抽调12名农技专家,成立秋粮生产专家指导组,依托各地的虫情监测仪,及时推送虫害信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喷防作业,带动周边农民进行科学防控。全县抽调200多人组建23个农技服务小分队,到田间地头或群众家中开展技术宣讲服务,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农业增效的“最大增量”。截至目前,全县秋作物已防治一遍。

“孢子信息自动捕捉系统将孢子所携带的病害信息自动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农技专家鉴定后通过手机反馈给我们。我们用手机远程调度防控设备,就可以及时实施‘一喷多促’预防病害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邱守先边拿手机演示边对记者说,“粒粒粮食,过去是汗水的结晶,现在科技帮了大忙,是国家农业现代化‘金扁担’让我们种田有信心、生活更有奔头了。”

“夺取今年秋粮丰收意义重大、责任重大。我们将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抓好以‘一喷多促’为主的秋田管理,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为扛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作出商水贡献。”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社会表示。②2

2023-09-01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2722.html 1 商水:“夏损秋补”尽显“科技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