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农活交给“田保姆” 拍条抖音晒丰收

□记者 付永奇

秋收时节,广袤的田地间机声隆隆,一片繁忙景象。

“这是俺家的玉米,长得比去年的还大,到时合作社的人会来帮俺收割,收粮人会来到田地旁收购粮食,我收收钱就完成了秋收,不耽误去邻村渔网厂打工挣钱……”9月18日,在商水县平店乡程岗村一块即将成熟的玉米地旁,杨秋英拿着手机边拍视频边介绍。

杨秋英的爱人在南方务工,为让爱人专心工作,家里的6亩地全由她负责打理。“打个电话,农机手开车到地头;打药时,找无人机植保队;收获时,打电话联系合作社。去年,我把土地交给本村“田保姆”程文喜托管,成了“甩手掌柜”,农忙时到地里拍段视频、发条抖音,不问耕种,只问收获。”杨秋英说。

“以前地少,干活提不起来劲儿。这两年,我托管的土地增加到400多亩。土地连成片后,管理方便、成本降低,效益自然就提高了。”对于规模经营这本账,程岗村党支部书记程文喜算得一清二楚。

程文喜2021年返乡创业,投资50多万元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铲车等,最近还准备购置花生收获机、红薯收获机等农业机械设备。“只有机械多、农具全,才能做好土地托管服务。”程文喜说。

和杨秋英一样,该乡很多村民把耕地交给合作社代种、代管、代收,不仅粮食产量提高了、效益增加了,还能在合作社或周边企业务工。

“近年来,针对许多农民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种不好地等问题,我们因地制宜探索多种‘保姆式’种田服务模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乡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0多个,规模流转土地1.5万亩。”该乡党委书记段文海告诉记者。

商水县因势利导,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推进土地流转托管,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在惠农政策的推动下,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全县3237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遍地开花,土地流转、托管面积达4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农民把土地交给我们,每亩可增收200元至500元以上,这对大家来说都很划算。”在项城市红旗合作社大院内,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设备一应俱全,正在查看农业机械设备检修情况的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任瑞华说。

“项城市红旗合作社因业绩突出,今年入选河南省二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名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娄鹏告诉记者,“该合作社拥有各类农机265台(套),去年开展对外服务312890 亩次。”

近年来,我市提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目标,各地土地流转、托管加速,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截至目前,全市有42万多台(套)农业机械。全市小麦机收率99.63%,机播率99.56%;玉米机播率96.78%,机收率93.44%,均位居全省前列。2022年,我市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同时,我市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全市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725个,参社社员达7220人,其中355个合作社拥有100万元以上农机资产。②16

2023-09-19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3982.html 1 农活交给“田保姆” 拍条抖音晒丰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