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黄泛区农场场史馆的一名讲解员,同时也是一个光荣的“农场三代”。作为第三代农场人,我是农场事业的继承者,我有责任也更愿意把黄泛区故事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黄泛区”,让“黄泛区精神”发扬光大。
在黄河泛滥长达近九年的历史中,原本富饶的豫皖苏平原变成了“饿殍遍野”的苦难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黄泛区人民重建家园,使这片贫瘠沙荒的土地变成今日的沃野良田,这是几代黄泛区人艰苦创业而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典型例证。
黄泛区农场场史馆是河南省和周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黄泛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如何讲好黄泛区故事,我认为要做好四点:一是立足本职,收集、挖掘黄泛区历史资源,并保护好这些宝贵资源。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之外,要走出去向老前辈请教,听他们讲故事,做好记录、汇总。二是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让更多的黄泛区农场人参与进来,既调动了农场人宣传家乡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农场人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三是多组织历史文化宣传活动,不仅让游客走进来,我们还要走出场史馆宣传,从多角度、多方面激发文旅系统活力,打造“红色驿站”,增强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推进黄泛区文化旅游事业融合发展。四是采取多种媒体渠道宣传“黄泛区”,让黄泛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进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前辈们的艰苦创业我没能赶上,但我赶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宣传、弘扬“黄泛区精神”,我倍感荣幸。
(作者单位:黄泛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