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5日
第04版:专题 PDF版

“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专家观点摘要

边发吉在论坛上讲话。

唐延海致辞。

马力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

薛金升接受专访。

记者 邱一帆 牛思光/文 梁照曾/图

9月23日,以“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为主题的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在周口召开。活动中,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投资商、业界知名人士以及媒体人云集,为杂技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记者摘取了部分专家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 边发吉

杂技与生俱来就有产业属性。杂技不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文化产业,对发展当地经济、扩大当地影响力都有积极作用。杂技是演员靠自己的身体技巧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性节目,其核心是技和艺、力和美。杂技不仅要用紧张、刺激的高难度动作征服观众,还要用文化故事打动观众。

杂技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传递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杂技最大的魅力是真实、真诚、厚道,敢于挑战极限,敢把命交到你手里。杂技艺术越走越辉煌,越走越久远,为什么?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孕育,这门艺术也走不了3600多年,它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这厚重的大地。这种勇敢顽强、不畏艰难险阻的杂技精神不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吗!

好的艺术,会让你哭,让你痛哭;会让你笑,让你狂笑。艺术的终极是美。没有落后的受众,只有保守的艺术家,受众一直引领艺术前行。艺术门类也好,艺术家也罢,如果跟不上时代,不为人民大众服务,自然就会被时代所淘汰。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发展,不发展就会被边缘化,边缘化之后就是衰落,衰落必然走向消亡。纵观中国艺术史、世界艺术史,有多少个艺术门类,到今天濒危或者已经消亡了,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创新。艺术没有对错之分,有高低之分。高了,就是符合了艺术的内在规律、大家审美的规律、市场的规律。

近年来,杂技这一古老艺术,在继承丰厚传统基础上创造创新、佳作迭出,呈现新的时代气息和艺术风采,积累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一路走来,杂技博采众长,从传统的以炫技为中心发展成为以技巧为核、集其他艺术为一体、意味丰富的新型综合艺术模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优秀杂技作品,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让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

传统的杂技艺术是以竞技、杂耍为主的单一表演模式,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被有些评论家称为“只能有情趣,很难表现出情节”。在新时代,杂技艺术也应该有新形态、新相貌、新内涵与新故事。比如杂技剧《百鸟衣》是以广西壮族经典民间传说为创作题材;《江湖》讲述中国杂技艺人闯荡世界、行侠仗义的故事,彰显了杂技艺人的侠肝义胆及爱国情怀等等。如今,杂技不但有情趣有情节,还能完整地表达故事。

艺术的终极是美,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不论是杂技艺术,还是其他艺术种类,我们都要进行尝试性、前瞻性的谋划,要抓住时代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创作出更多观众喜爱的艺术精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杂技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唐延海

杂技产业,是指以广义杂技即杂技、魔术、滑稽、马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经济形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1%,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出近6个百分点,中国杂技产业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实现了多元化、集团化、资本化的升级重塑,在文旅融合、产教融合、产城融合以及演艺科技工程等领域涌现出众多突出案例。

借助发展论坛这个交流平台,我简要谈谈关于创新发展中国杂技产业的几点认识。

一是增强做好杂技产业的文化自觉。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征之一。我们应当立足时代和实践新发展,以新的视角认识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改革创新是杂技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的实质是为了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三是积极开发文化产业政策红利。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重点,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马力

杂技成长于民间,天然面向市场,自古以来就带着产业的基因,具有很强的韧性和闯劲。改革开放以来,最主动走向市场、走进观众、实现自我发展的艺术门类是杂技。最早走出国门和赚取外汇的也是杂技。

关于杂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提出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动中把握艺术的脉动。

二是创新演绎场景,激发消费活力。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着力推进产业发展五大新空间,分别是城市空间、乡村空间、夜晚空间、网络空间和国际空间,杂技在这五大新空间中都能找到新的发展场域。

三是深化发展,延展产业链条。杂技界应顺应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实行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促进杂技产业与前沿科技、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促进杂技与旅游、教育、体育、商业、农业、制造业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拓展杂技产业边界。

四是努力练好内功,提高发展水平。近年来,杂技界砥砺前行,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表现形式,丰富文化内涵,创作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体现了杂技界创新和拼搏的精神。

中国杂技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杂技家协会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 薛金升

结合黑龙江省杂技团10年来深化改革实践、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历程,围绕“战略制定、品牌塑造、文化定位、产业转型、市场开拓”等五个方面,下面谈一谈对产业变革的认识与思考:

第一,产业变革的前提是战略制定。黑龙江省杂技团在转型之初便制定了“三大战略”,即“人人成才、德艺双馨”的“人才战略”,“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精品战略”,“夯实驻场、力拓巡演”的“市场战略”,为院团转型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

第二,品牌塑造。其根本目标是通过特色文化的挖掘,打造独有IP,以其独一性展现绝对优势,以其差异性展现领先优势,进而提升品牌价值,加强消费者认知。

第三,文化定位,是指对本地文化的挖掘和定位,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同时,要进行市场定位。以“冰秀演艺”为例,10年来,黑龙江省杂技团深度挖掘龙江冰雪文化、俄欧文化、时尚文化,打造了中国冰秀《遇见·哈尔滨》,定位为哈尔滨旅游驻场演出剧目;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打造了中国冰秀《欢乐颂》,定位为国内巡回演出剧目;以“一带一路”为核心,挖掘世界特色文化,打造了杂技剧《冰秀·寻梦》,定位为国际巡演剧目。

第四,产业转型。黑龙江省杂技团的产业转型是以 “四变四为”为依循,即“变舞台为平台、变剧场为市场、变作品为产品、变演艺为创意”,在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探索产业转型的方向和内容。

第五,市场开拓。市场开拓重要的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中,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定位,而后以点带面持续发力。②2

2023-09-25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4540.html 1 “多元创新与产业变革”中国杂技产业发展论坛专家观点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