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09日
第04 05版:特别报道 PDF版

文旅深融两岸美 大河上下焕新彩

——2023年秋季全市水域生态文化经济旅游带建设集中观摩讲评活动观察

扶沟县北关大闸主题公园。

西华县贾鲁河湿地公园。

西华县沙颍半岛风景区。

商水县叶氏庄园景区。

商水县叶氏庄园景区网红打卡点。

川汇区沙颍生态园网红打卡点。

沈丘县高门村。 周口中心城区正在建设中的南寨历史文化街区。 身着古装的游客在项城市水寨印象街区游玩。 淮阳区新站镇颍水晓畔景区。 川汇区沙颍生态园。

记者 何晴 李凤霞/文 刘俊涛/图

沈丘县8.8公里沙颍河沿岸线性公园风景美如画,项城市水寨印象集市里游人如织,西华县贾鲁河湿地公园里草木花卉错落有致、栖息觅食的野鸭和各类飞鸟串起步步美景……秋雨中,贾鲁河、颍河、沙颍河沿线的18个文旅节点,一路美景、处处可游。

10月6日,2023年秋季全市水域生态文化经济旅游带建设集中观摩讲评活动举行,市长吉建军带队,先后深入川汇区、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项城市、沈丘县、淮阳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地进行现场观摩并讲评。

观摩团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比,看的是各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听的是各地在节点建设中提升突破的铿锵足音,比的是各地拼搏创新、奋勇争先的激情和干劲。一天的观摩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全市水域生态文化经济旅游带建设取得的新成效和可喜变化,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文旅发展新模式正在探索中稳步成型。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线 串联三川无限风光

“北关大闸变化如此之大!”观摩扶沟县北关大闸时,赞叹之声不时响起。变化之大,离不开扶沟县谋划统筹全域水系生态治理,实施一批水系连通工程,夯实贾鲁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硬支撑。

扶沟县境内11条干渠、80余条支渠纵横交错,闸多桥多,新设计建造的北关大闸尤为雄伟。该县北关大闸左右两岸分别规划了主题公园,保留了纪念碑等文物,设计了垂钓区、婚纱摄影区、渡船观光区和植物观赏区。以红色文化、治水文化为主线设计,将历史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的扶沟县北关大闸主题公园即将对外开放。扶沟县贾鲁河河道开挖疏浚、堤防填筑已全部完工,贾鲁河堤顶路全线已基本贯通,北关大桥有望年底通车,同步建设的智慧水闸指挥中心,智能化管理贾鲁河支渠渠首、渠尾闸涵,有效提升了防洪、水系管理水平。

波光粼粼的河面、构思巧妙的景观游园,抬头远望,满目皆是美景,清爽感扑面而来。沈丘县沿河打造的8.8公里线性湿地公园,堤顶路两侧以红枫、元宝枫、枫杨等为主要行道树,错落搭配鸟柏、五角枫等色叶树种,每年11月份会形成延绵8公里的红色叶风景林带;堤顶路以内,依托原有自然风光,适当增加设施、打造林下漫游线、滨水体验线等层次分明的生态游廊。

碧绿的河水、如霞似火的柿子树、一望无垠的田地……观摩团成员走在高标准建设完成的西华县颍河堤顶路上,看到颍河的自然风景连线成廊、交相辉映,沿岸生态效果良好。观摩团车辆继续行驶,沙颍河沿岸绿化、亮化工程映入眼帘,两岸道路宽敞整洁,河道迂回移步换景,驿站、公园、露营地等多达20余处。大家纷纷议论:“一个水清、岸绿、路畅、景美的秀美三川正在形成……”

2021年,周口“两会”提出,将“加快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列为“十四五”期间周口发展第一目标任务。短短两年,“河段滩涂杂草丛生、堤顶道路坑洼不平”的破败场景摇身变成了“两岸风光无限好、堤顶路骑行客如过江之鲫”的动人景色。这些变化得益于周口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力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的战略抉择,得益于沿岸各县市区朝夕不倦、奋力建设,齐心共创美丽新家园的共同举措。沙颍河,这条我省唯一连南接北、贯通东西的黄金水道,在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中,正成为一条周口人民的生态河、经济河、文化河、幸福河。

以节点建设为桨 立商文旅融合发展之潮

阴雨绵绵,依旧抵挡不了游客前往西华县沙颍半岛风景区游玩的热情。“孩子特别喜欢来这儿玩无动力游乐设施,假期期间,我们没有选择去外地游玩,因为家门口的景点就足够玩了。”西华县李大庄乡一位村民笑着说。目前,景区道路、绿化、树屋、木栈道、帐篷、亲子游乐园等设施对游客开放,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监控等配套设施已齐全。西华县沙颍半岛风景区采用“边建设、边运营、边提升”发展模式,据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5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600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西华县沙颍半岛风景区遥相呼应的川汇区沙颍生态园,与孙嘴村连点成片,植入欢乐家庭农场、灯光秀、水幕电影、特色民宿、大型露营、户外餐饮、无动力游乐设施等,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艺术为一体的全新文旅融合模式。前来游玩的市民陈女士对该景区的评价是:好玩不贵,便宜实惠。“从9月28日起,平均每天入园2万人次,单日最高峰接待游客将近4万人次,‘双节’期间游客突破20万人次。”该园负责人介绍。

故地重游的市民李女士对如今的叶氏庄园景区赞叹有加:“家门口有个这样的旅游景点,我很骄傲。”叶氏庄园景区以4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通景大道、停车场、广场、漕运文化码头等,以其诚信文化、漕运文化为背景,举办沉浸式情景剧展演,开展清代服饰体验、非遗主题研学等活动,将特色文化资源与发展实际相结合,摸索出文旅融合新路子,全面提升旅游形象和品质。

穿过“项城第一天桥”,观摩团走进项城市水寨印象街区,街道两侧的非遗展位热闹非凡,游客不时停下脚步观看。该项目将沙颍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建设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在提升老城区城市功能的同时,推进商文旅有效融合,结合项城实际,探索出一条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新型业态运行模式,组织全民参与管理经营,搭建数字化平台,实现股份制利益分配的透明性和及时性,保障利益分配的公平、公开。

以共享发展成果为标 让群众享景更享利

观摩活动的第一站,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三期工程(八一大道至中州大道段)让人眼前一亮,设计的三条从关帝庙片区直通滨河公园河堤的轴线,让游客在观赏古建筑、购物娱乐、感受关帝庙片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可以随时进入开敞的公园娱乐休闲,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周口南寨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此次观摩的重点。将南寨的沙南老街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将历史文化转化为城市发展动力,以文化引领城市更新,以更新焕发老城活力的重要举措。目前,各项修复工作进展迅速,李家当铺、红石板路修旧如旧工程已完成,大渡口、磨盘山等六大复古码头及南山货街、剪股街微管廊和道路施工即将完工,西大坑公园、总工会大院、皮件厂12月底将陆续建成,一个古色古香的老街区、老码头、老周口轮廓形象已显。

西华县贾鲁河湿地公园打造堤顶、堤内、堤外三条园区道路,总长度超过40公里,融文化科普、户外自然课堂、打卡拍照、观水平台等于一体,百余种草木花卉、各类飞鸟,让人有一种融于自然的感觉。附近居民开窗见景、出门见绿,各类主题公园可游可赏,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在观摩中可以看出,各县市区在挖掘周边旅游新亮点的同时,不断打通群众与文旅的距离,延链补链更强链,让群众享景更享利。

西华县裴庄桃花源生态风景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围绕颍河水系做文章,打造桃花观赏核心区、桃园民宿等;项城市任庄水景村,采取“村集体+企业+运营公司+村民”的发展模式,挖掘文化内涵,打造乡村旅游新业态。

沈丘县青甜小镇由在外工作二十年的乡贤回乡创业所建,遵循项目滚动式投入、短中期开发与永续发展相结合理念,打造集特色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农耕文化基地、花果种植基地、民俗文化基地、会议会展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特色农业旅游区。走进青甜小镇,会看到当地村民进行“沉浸式秋收”表演,耩地、打场、纺棉、磨面、染布、纳鞋底等生活场景吸引大批游客观看。今年86岁的魏奶奶穿着年轻时珍藏的花衣裳,通过表演“纳鞋底”,一天可以拿到50元的薪酬。像魏奶奶这样再就业的村民还有很多。据了解,青甜小镇每月为员工发放工资超过10万元,不仅带动了附近村民的就业、增加了收入,更提供了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休闲娱乐场所。

观摩团一路行、一路看,交流了经验,增强了动力,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通过观摩,一个清晰的目标在观摩团成员心中生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形成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新格局,走好文化大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新路子。 ②15

2023-10-09 ——2023年秋季全市水域生态文化经济旅游带建设集中观摩讲评活动观察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5164.html 1 文旅深融两岸美 大河上下焕新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