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张海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淮阳区人大常委会聚焦营商环境建设中的难点、堵点,进一步拓展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创新监督方式,奏响了优化营商环境最强音。
多点发力,打好监督“组合拳”。淮阳区人大常委会综合运用视察调研、走访座谈、专项评议等监督手段,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有效监督。
制订方案,吹响监督“冲锋号”。区人大常委会制订《关于开展人大代表对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评议,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的实施方案》,动员全区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营商环境监督“主战场”。审议报告按下监督“快捷键”。为推动实施方案有效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审议意见。专项评议跑出监督“加速度”。区人大常委会每季度末组织人大代表对41个窗口单位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内容进行监督评议。
汇聚合力,打响监督“主动仗”。营商环境优化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淮阳区正是通过强有力的人大监督助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定期走访座谈听民意。区人大常委会每月组织人大代表对重点企业走访,摸实情、找问题;每半年召开企业界人大代表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大会集中评议促提升。区人代会期间,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全体代表对44个优化营商环境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评议,公布评议结果。建立奖惩机制提作风。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正向工作激励与严厉责任惩处相结合,对综合评议优秀的部门通令嘉奖,对落后的部门重点监督整改。
激发活力,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实施人大代表“嵌入式”监督工作模式,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广泛延伸监督触角,推进监督向纵深发展。力量下沉,把监督的“点”夯实在基层一线。在区法院、区检察院和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对有关单位实施一线监督。活动引领,把监督的“剑”直指问题源头。开展“一案双评”活动,通过参与营商环境案件庭审等方式,全面了解工作中的堵点。注重实效,把监督的“角”延伸至基层。问题清单交办到被监督单位后,区人大常委会全过程动态跟踪监督,将评议结果与单位考核相结合,推动以评促改、边评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