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伯造像题记碑》旧藏于河南扶沟县柴岗乡支亭寺,为北齐造像碑刻,该碑原石已佚,仅存拓片。拓片高36厘米,宽45厘米,书体为楷书,仅见著录于1989年出版《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金石刻本汇编》第8卷57页。该碑为河南周口至今所发现第二块南北朝时期碑刻,史料和书法价值尤为珍贵。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扶沟县志》有关于此碑的记载:“支亭寺,(扶沟县城)西南十八里。为北齐武平十年建。内有大齐武平五年张思伯作佛图碑,现存殿壁。”
《张思伯造像题记碑》主要内容是记载张思伯为其家人祈福、为亡人荐福所刊刻的佛像题记。碑上方所刻佛像已经模糊难辨,佛像下莲花样式尚清晰可认。碑文约有270字,其文如下:
大齐武平五年,岁次甲午四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盖王宫诞生,犹归涅槃。书叶画皮,圣教常存。削骨珆髓,孜而全妙迹。是以清信大土(士)张思伯磬(罄)□家珍敬造浮屠一躯,中有释迦像微妙虚凝,可谓奇工。卓绝异手,非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愿七祖先灵俱登。□率现前眷属,共同妙果。伯父旨板许昌本县令,授职尚书杨伏荣。伯身颍州刺史元永用为州兼主簿,刺史陆王字子璋召补西曹书佐,太守姜术选用郡中正。弟愿成,郡兼主簿,高太慰(尉)围颍州城千人营主。堂弟红叶乡豪都曹。无量寿像主伯息长儒、息长斌,浮屠主息长轰,菩萨主成息腾瑋,菩萨主亡弟文□息子颙,供养主刊名述之云尔。
根据碑文所载可知,此碑刊刻于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五年(574年)四月十二日。碑文内容十分简要,但补充了很多《北齐书》没有记载的历史资料。造像主为张思伯,其人《北齐书》有传,但较为简略:
张思伯,河间乐城人也。善说左氏传,为马敬德之次。撰刊例十卷,行于时。亦治毛诗章句,以二经教齐安王廓。武平初,国子博士。
通过本传记载可知,张思伯为乐城(今河北献县)人,北齐儒生,后为国子监博士。通过碑刻所载之内容,可以探知其早年履历,先是为颍州刺史元永所赏识,做了颍州的主簿。元永其人,为北齐名将元景安之父,《北齐书》亦有载:“天平初,高祖(高欢)以为行台左丞,寻除颍州刺史,又为北扬州刺史。”天平为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年号(534年~537年),当是在这个时期,元永擢用张思伯为颍州主簿。后张思伯又做了西曹书佐和郡中正几个地方上的小官,至后主高纬武平初年(570年)的时候,才做了五品的国子监博士。到武平五年(574年)四月,他回到颍州(今许昌)探亲,其父当时为许昌县令,其弟为颍州郡主簿,于四月十二日刊造这一躯浮屠像,并题记刻石。
北齐由文宣帝高洋于公元550年建国,至公元577年被陈所灭,短短二十多年时间,传位六帝,皇帝几乎个个昏庸,贵族骄奢淫逸,四处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但是从皇帝、贵族,到普通百姓皆笃信佛教,举国竟成风尚。开国皇帝高洋于“登祚受禅”之初,即颁布诏书:“于僧稠禅师受菩萨戒,断肉禁酒,放鹰除网,又断天下屠,年三月六日,劝民斋戒,公私荤辛除灭之,度人八千。”于此可见北齐上下佞佛之风。道宣《续高僧传》卷十《隋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一》又有记载当时佛教之盛,“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万。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更见此风与日俱增,以至于全国到处皆有寺院、僧尼,其国之风气,可想而知。
由于佛教的盛行,大量的造像不断涌现,摩崖刻经、碑志题记更是层出不穷。诸多摩崖刻经中如河南安阳《宝山刻经》(550年~555年)、山东平阴《二洪顶刻经》(564年)等,皆是北齐书法的代表性作品。北齐的碑志题记多以隶书为主,楷书亦占重要部分。一般官吏、百姓所刻造像题记,多以楷书上石,因其便捷为宜,《张思伯造像题记碑》即是此类。该碑整体书风简明爽利,端方自然。结体严谨平正,修短恰宜,大有清刚平和、劲秀疏朗之态。与其刊刻时间相近的《崔博墓志》(573年)、《崔頠墓志》(573年)、《朱岱林墓志》(571年)、《道贵墓志》(571年)相比较,用笔结体多有相似之处,且整体书风应属同一风格,可见此造像碑刻书写者,也深受当时书风的影响。
张思伯于题记中所罗列自己“履历”,以至其父、其弟、其堂弟之官职,此为当时风气所致。时人能获取一官半职便为人津津乐道,到处炫耀,以为光耀门楣,刻石题记,自然必不可少。官职长长罗列于姓名之前,乃至有授予自己官职之人的姓名职位,是为北齐“三长制”的一个特殊体现。如北魏正始五年(508年)四月二十七日,一个名叫史市荣的把守关口的小吏,在龙门石窟古阳洞造“释迦文佛像”题记上,仍将自己所谓的“官职”刊于石上,以为炫耀之资。以此联系到张思伯之所为,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张思伯造像题记碑》也是我们研究北齐“三长制”的重要历史实物依据之一。
张思伯与扶沟支亭寺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老相传此寺为其受皇帝之命而建,据说山门前古槐为其亲手所植。所传其因救人而溺亡之“露尸台”,在今扶沟县柴岗乡,现已改作路寺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