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无泉有板桥,
长虹犹能济人遥。
为当渡口多渔迹,
侵晓霜痕尚未消。
——朱隽瀛《二板桥》
这首诗的作者朱隽瀛,字芷青,天津人(一说北京大兴人),清同治元年(1862年)举人,曾官至河南知府。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周家口任厘金局局长兼管治安,时作《周滨集》诗及序,记录下了晚清周家口的风土人情,这首《二板桥》即其一。
关于朱隽瀛及其诗作,我市文史研究者童建军写有《穿越百年似“幻城” ——读朱隽瀛〈周滨集〉系列诗词兼考辨》一文,进行过专题研究。
1909年,战乱频仍,朱隽瀛所在的周家口,处于内陆一隅。虽平汉、津浦、陇海铁路相继通车,铁路新兴,且黄河多次决口,河道逐渐淤塞,航运不及以往,但周家口并没有完全没落,而是倔强地依托它独特的交通区位、庞大的人口数量、繁荣的商业、发达的金融业,在1843年朱仙镇衰落后的近百年间,一度成为中原商贸中心,勃兴一时。
据史料记载,1920年时“本镇三寨毗连,人烟稠密,据警察局调查,共计男女大小二十四万余丁口”,银行、邮政等相继出现。周家口通商来往船只频繁,特别是在夏季,民船总数在200只至500只之间。1917年,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里写道:“又沿大沙河之左岸,至周家口,此一大商业市镇也。”
诗中提到的二板桥,在周家口历史上甚是有名,虽经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但它始终以不同的模样陪伴着三川大地,看两岸沧海桑田。据《周口地区志》和《周口市志》(指川汇区)记载,二板桥始建于明崇祯十年至十一年(1637年~1638年),原名大板桥,位于贾鲁河与沙颍河汇流口北70米处,为砖墩台木面桥。清朝中期,有人在桥的西侧筑寨,并修建了虹济门。因二板桥在虹济门下首,官绅一度改二板桥为虹济桥。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周家口人孔兴铣重建木质结构虹济桥,陈州通判褒之。明清时期,二板桥作为周家口的一个文化地标,附近店肆林立,桥下舟船簇集,非常热闹。暮色降临,长桥卧波,灯火灿烂,宛如彩虹,直至深夜,被人称为“虹桥灯火”,列入“老周口八景”。此后,二板桥经历数次水毁和重建。
一座桥梁,见证着周家口这座城市从明朝走上历史舞台之后的每一步。周家口,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黯然年代。数百年三川河水奔流向前,漕运牵引着周家口这座城市随之变迁。如今,周口儿女在建设“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征程上,已经扬起了新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