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31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郸城红薯”迎来大丰收

□记者 徐松

金秋十月,玉米、大豆归仓,红薯收获正忙。10月28日,记者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万亩红薯种植基地以及虎岗乡、李楼乡、汲水镇等地看到,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郸城红薯”,今年喜获大丰收。红薯田里,割秧、犁耙、装袋、装车、入库一条龙作业如火如荼。

进入十月中旬,玉米、大豆、高粱等常规农作物已经收割完毕、颗粒归仓,耕种过小麦的地块儿露出黄土地的本色,一望无际的金黄色。只有红薯、花生、辣椒等晚熟农作物还保留着绿叶,远远望去,如镶在大地上的绿毯,生机盎然,为群众带来又一轮的丰收喜悦。

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郸城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万亩红薯种植基地内,有一个占地800亩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红薯)标准化生产基地。飞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贾云飞正带领100多名群众收割红薯“西瓜红”。割秧机走过,红薯秧全部被从根部割掉、打捆带走,露出了排列整齐的地垄;犁耙挖薯机挖深50厘米、限宽2米,每次作业能把两垄红薯从地下翻出;群众有序排开,把一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亮的红薯去泥、分拣、装车,立即运往红薯库。一条龙作业有条不紊。

“贾老师,你看今年咱的红薯块大、薯皮光滑、色泽鲜亮、薯瓤红润,这多亏了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您全程提供技术支持,才获得今年的大丰收。初步测量,我这块地的麦茬红薯亩产5000斤,由金田农业公司订单回收,亩产值3000元稳稳当当啦。”贾云飞掂着几块红薯喜上眉梢,不住地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河南新天豫薯业甘薯育种专家贾连东的全程技术支持。

贾连东介绍,今年的麦茬红薯亩产在5000斤左右,春茬红薯亩产在8000斤左右。郸城县的红薯种植如此成功,而且品质优良,得益于河南省甘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的技术支持。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创建进程中,郸城县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由河南省科技厅批复建设的这个实验室,是全省唯一的设在县域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主体为天豫薯业和周口师范学院,研究方向为脱毒甘薯种苗的研发与推广、微生物菌肥的创制与示范等,在科研队伍、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李楼乡大贾庄行政村,贾云州合作社的千亩红薯种植基地同样进入了收获时间,田间一派忙碌景象。贾云州不但红薯种植得好,在红薯育苗方面也是一把好手,每年可以向全县和周边县市提供可种植50万亩地的红薯苗。

“因为种红薯有县里技术员提供技术支持,我这90亩地全种上了‘龙九’红薯,收成不错,现在我在地头上建了两个储藏大棚,我计划等价格好一点的时候再出售。”在虎岗乡白庄行政村770亩红薯田,32岁的何自卫今年第一次流转土地就种上了红薯,将轻轻松松捞到第一桶金。

在汲水镇白衣店村种植户李秀芝家的100亩红薯田,李秀芝正带着群众趁着晴好天气采挖红薯,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李秀芝有着多年种植红薯的丰富经验,而且有销售渠道,她制作了统一的包装箱,每箱红薯重40斤、售价50元。

郸城县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气候条件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适宜种植红薯,出产的红薯鲜食质脆味甘、熟食薯味甜香,口感绵软,营养价值高。2018年12月,郸城县12万亩红薯种植基地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2023-10-31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6930.html 1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郸城红薯”迎来大丰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