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记录伟大时代,唱响奋进凯歌。2023年11月8日,第24个记者节如约而至。在中共周口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来自全市新闻战线的21位工作者用心用情讲述了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故事,展现出我市新闻战线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新闻工作者履职尽责的良好形象。党的二十大以来,周口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谋振兴、促崛起、求跨越、争出彩。周口广大新闻工作者汲取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力量,触摸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劲脉搏,彰显出新时代党的新闻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以新担当新作为传播周口声音、讲好周口故事,为推动周口高质量发展交上一份生动的实践答卷。
记者的荣光 永远在前方
本报评论员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历史的记录者,是正义的守望者、温暖的传播者,是发展的见证者、改革的推动者。本届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的成功举办,既让我们看到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又让更多人关注到记者“记录社会百态,书写时代之声”的职业特性,更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由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一帧帧视频汇集而成的奋进力量。当“好记者”、拿“真本事”、讲“好故事”,是记者的职业定位,也是新时代赋予记者的崇高使命。
当好记者,要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新闻界前辈范长江曾指出:“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很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的确,记者应自觉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竖起笔杆、拿起话筒、扛起摄像机,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采访,与采访对象零距离、面对面、心贴心。
拿真本事,要讲真报实,贴近民意。比赛中,记者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都体现着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一个个故事虽然不同,但有着同一种底色,那就是关注群众“急难愁盼”,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走进田间地头“采鲜菜”,到基层一线“抓活鱼”,创作思想深刻、真实可信、文笔生动、亲切有味的优秀新闻作品。
讲好故事,要保持初心,勇于担当。面对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作为新闻媒体人,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记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落实“四向四做”要求,不断增强“四力”,扑下身子、沉下心思、深入一线,创作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记录伟大时代,讲好周口故事。
纸上春秋,见证时代进步;笔底波澜,推动社会进程。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确把握舆论导向,扎根三川大地,推出了一批又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和融媒产品,汇聚起新闻工作者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河南日报社周口分社记者李昊:从一束光到一群人
记者 王永剑
不是在新闻现场,就是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河南日报记者李昊是周口奋进的书写者、记录者。11月6日,他讲述了一个传递“光与希望”的故事。
新疆喀什市与疏勒县之间的草湖镇,大部分地区人烟稀少、交通闭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军垦战士在这里拉起军垦第一犁,才给草湖镇带来了活力。
70多年来,在国家号召下,河南省多次抽调干部群众支援新疆。草湖镇在河南援疆干部的帮助下,逐渐发展起来,变得越来越好。
维吾尔族同胞伊敏江也在汉族朋友的帮助下,学会了开货车,月收入从以前打零工的五六百元,“蹿”到一两万元。
2021年7月下旬,通过媒体看到河南遭受洪水侵袭、周口汛情,深受触动的他当即决定:救援设备送不了,吃的用的,不管多远,一定要亲手送到受灾河南乡亲手中!
7月24日,带着180名维吾尔族打馕人加班加点烤出的1万个馕,以及当地河南老乡捐赠的140条被子、3万多元善款,伊敏江一行三人驱车从喀什出发,一路向东,冲向了河南周口。他们争分夺秒、轮换开车,除了加油、吃饭,心中想的就是把物资尽快送到周口。
7月27日早上,伊敏江他们抵达扶沟,两天半跑了将近9000里路。这场爱的“急行军”,就像一束光,照亮了途中的每一个人。
7月28日上午,《一万个馕 九千里路》图文视频在河南日报客户端率先发布,随后经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二次传播,引起广泛关注。 相关微博话题先后登上喀什热搜榜、周口热搜榜,3天之内阅读量超1000万。
李昊说,他遇见过许多和伊敏江一样的人。这些人,这些事,就像一缕缕微光,汇聚在一起,散发出照耀人心的光辉。他们的感人事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河南人、周口人的众志成城。他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一路铭记,一路收获,一直前行,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与大家一同分享令人感动的人和事。
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袁琦:用微光照亮周口文化传承之路
记者 何晴
在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中,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袁琦分享了自己和《考古周口》的故事,赢得全场媒体同仁的喝彩,获得一等奖。
2021年2月19日,《考古周口》第一期节目《神秘古城平粮台》如期播出。袁琦坦言,这是她工作以来接到的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档栏目。
“对考古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对周口历史文化遗迹的不了解,以及如何生动地将周口真实的历史讲述给广大观众,对我们做这档节目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我需要在大量资料中筛选出精准的、有趣的信息,让扁平化的内容更好地呈现给观众,这是在撰稿时最难完成的事。”袁琦说。15期节目,近两年时间,袁琦不断看书、查阅相关资料、请教考古学专业老师和周口的文化学者,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考古知识。
“我们做这档节目就是为了向大家展示生动真实的周口历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周口文化、提升文化自信。”袁琦说,“我们拿着话筒、扛起摄像机,从4600年前最早的方正之城平粮台开始,走过了天‘夏’粮仓时庄;来到涡水岸边问道老子,又在关帝庙里领悟诚信温良,在大程书院聆听千年前的书声琅琅,在太昊陵感受神话与历史的交融;随后走进只有13岁却承载了几千年文化期盼的周口市博物馆,穿越千年烟云,寻脉魅力周口。”
“把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传播出去,我们媒体人责无旁贷。”袁琦说,节目播出后不久,北京的几位考古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了《考古周口》。2021年4月,袁琦团队接到了一个好消息:时庄遗址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说《考古周口》为时庄遗址的入选贡献了一份不可忽视的媒体力量。我觉得,我们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能讲述家乡历史文化遗迹背后的故事,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添砖加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平凡如我,渺小似微尘。作为‘文化周口’的一名记者,未来,我将继续立时代潮头,发时代新声,赓续周口历史文脉,坚定中国文化自信。”袁琦动情地说。
周口日报社记者乔小纳:持续关注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的力量
记者 何晴
近日,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中,周口日报社记者乔小纳以《这双手托起非遗的重量》为题的演讲,荣获一等奖。
“2022年我遇见她,2023年我讲她的故事。我们都拥有好运气,在我刚好是一名记者的时候遇见一名很少见的年轻非遗传承人,总得做点什么。我们都赶上好时候,恰逢这个重视非遗传承、重视传统优秀文化的时代,正当其时就要有所作为。这是文化自信的胜利!”这是乔小纳在结束选拔赛后,所发的微信朋友圈内容。
乔小纳朋友圈内容中的“她”,便是此次演讲故事的主人公——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汇区空心挂面制作技艺”第六代市级非遗传承人姚芳雨。
谈及二人的相识,乔小纳回忆道:“去年2月23日,她刚被评选为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本打算简单写个消息稿,但当我看到她那双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手时,我瞬间明白,这其中定有可挖掘的好故事。”
“采访过程中我得知,28岁的姚芳雨在8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在作坊里和面、揉面、盘面、绕面,她的双手就在面粉和水的磋磨中变粗的。”乔小纳被其深深感动,先后采写出三篇深度报道在《周口日报》连续刊发,一位年轻的、执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很多读者在读完报道后,拿着报纸找到了姚芳雨的挂面庄。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弥足珍贵。正是对“记者”这个职业的热爱和坚持,让乔小纳与《周口日报》相伴4载后,还保持着刚入职时的初心和激情。“我讲述的姚芳雨坚持传承非遗手艺的故事没有句号,她的传承之路与我的记者生涯都在继续。以她为代表的新生代非遗传承人,让周口这片非遗传承的热土充满希望。”她说,“我会一直关注‘道德名城、魅力周口’建设,关注年轻人在非遗传承中发挥的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和平台,把更多属于周口的‘好故事’讲给人们听。”
项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任雪源:点滴感动汇聚坚守力量
记者 王永剑
这些年,项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任雪源在新闻实践中坚守媒体人的责任和使命。
心中有光,笔下有情,传播正能量,感化更多人,是媒体人的使命。今年3月20日上午,她在工作群里看到了两张图片,内容是“项城市第一例造血干细胞匹配成功”。她和同事立刻赶往医院报道此事,并持续关注。5月16日13时,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她和同事见证了捐献者用一名老兵的顽强意志,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不适,硬生生地扛了5个小时,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千里之外的一名血液病患者“续航”生命。
他们将这篇报道命名为《一场生命的对话》,在全媒体播发,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而更让她和同事们感到自豪的是,《一场生命的对话》被评为“学习强国”2023年春季、夏季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项城云、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相继发布的8个短视频新闻,收获了广大网友的点赞。这更坚定了她要“写有温度的新闻、做热血沸腾的记者”的初心和信念。
弦歌不辍,砥砺前行。新时代的路上,任雪源依旧会脚踏实地,奋勇向前,用纸笔、电脑、相机、手机,讲好项城故事,传播项城声音。
编织锦绣未来
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 黄可可
周口市鹿邑县“瓷娃娃”姑娘王妙荣获2022年度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称号,得知这一消息,我真替王妙感到高兴。
今年31岁的王妙,自幼罹患脆骨症,被称为“瓷娃娃”。2015年,在父母的陪伴下,王妙到天津求医。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她加入了一个“瓷娃娃”互助组织,和病友们一起学习手工编织。偶然的机遇,王妙发现自己编织的中国结能够卖钱,这就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的世界。
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的王妙回到家乡,继续钻研创新编织手艺。她的双手越用越灵巧,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大型手工展奖项,她成功申请了鹿邑县县级非遗项目——王妙勾绳编织技艺。
2019年,王妙成立了编织艺术工作室。2021年10月底,她接到一批标准要求非常高的花束订单。样品通过检验后,王妙和工作室的姐妹开始赶制5000朵绣球花和1300片月桂叶子。寄出第一批成品后,王妙才得知这些花朵是用于冬奥会颁奖典礼的“绒耀之花”。
此后的两个多月,王妙和姐妹们每天都用十几个小时认真编织。大家把祝福密密编织在绒线花里,希望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奋勇拼搏,赛出风采,一起向未来。每当看到运动健儿站在最高领奖台,挥舞着永不凋谢的“绒耀之花”,守在电视机前的王妙和姐妹们倍感自豪。
现在,王妙工作室团队的成员越来越多,当地更多留守妇女也加入了进来。
从个体的自立自强到群体的共同发展,从依靠社会帮扶到造福社会大众,还有很多像王妙一样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残疾人朋友。作为一名记者,我有责任和义务去记录、展现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风采。 (记者 李艳华 整理)
永远的新闻战士姜鸿起
周口日报社记者 何晴
与普通采访不同的是,我从没有见过我的这位采访对象,但他的故事却一直深深影响着我。
他叫姜鸿起,1920年出生于扶沟县韭园镇太康营村。“七七事变”后,他踊跃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8月,经彭雪枫将军推荐,姜鸿起来到延安抗大学习,毕业以后被分配到《拂晓报》工作。在这里,姜鸿起一手握笔,一手拿枪,成为一名新闻战士。
在扶沟县姜鸿起烈士纪念馆,我听到了姜鸿起老前辈“夜半要馍”的故事。
一天深夜,正在挑灯夜战的姜鸿起,突然站起来轻轻晃醒同事说:“有馍吗?给我吃点,我饿得实在撑不下去了。彭师长写的一篇重要社论,明天早饭后一定要见报,我现在还没刻完。”
同事起身给他找来了两个窝窝头。他马上接过来塞到嘴里。同事急忙阻拦说:“都冻成冰蛋子了,你烤烤再吃。”
姜鸿起却脖子一伸,咽下一大口,指指肚子,风趣地说:“来不及了,就在这里烤吧。”
1940年,《拂晓报》作为中国抗战报纸,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万国报刊博览会上展出,引起轰动。姜鸿起以笔为枪,讲述了中国人民与日寇血战到底的故事,得到了国际友人对中国人民抗战的同情与支持。这一年,他刚满20岁。
1944年,姜鸿起决心到一线去战斗,他与同事约定:“等革命胜利了,我再回来当记者。”
1945年起,姜鸿起来到对敌斗争的最前线。1948年,他在扶沟县城南小何庄牺牲,年仅28岁。
老前辈,你说,等革命胜利了,重新回到报社当记者。这个愿望,我们来替你完成。我们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一定会赓续新闻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记者。
向下扎根方能向上生长
淮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秦慕婵
新闻记者要深入基层,寻找那些或感人至深、或催人奋进、或引人深思的好新闻。
2021年3月的一天,我们收到一个香菇种植户发来的求助信息,称自家种植的10吨香菇遇到销售难题。看到信息,我们立刻与种植户联系,前往现场采访,并以图文、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形式在融媒体中心媒体矩阵上发布出来。
第二天,我们还邀请了十几位本地正能量“网红”一起进行宣传。没想到,不到3天,种植户便打来电话说10吨香菇已经销售一空。为了表示感谢,他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我们单位。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民生新闻报道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一种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上线了《融媒帮忙》栏目,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去帮忙。
2021年11月,淮阳区各乡镇种植的萝卜大量上市,销售遇到困难。我们随即开启半个月的助农活动。在田间,我们不仅帮助农户与前来收购萝卜的客户对接,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帮忙装车。这场助农活动我们共帮助农户卖出上千万斤萝卜。
作为基层媒体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善跑”,跑到基层去,跑到群众中去,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创作出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好作品。(记者 李艳华 整理)
“马上就办”办就办好
项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敬
“马上就办”维权热线的登记本上,登记着群众通过“4266936”热线反映的各种问题。像这样的登记本,我们共有20多本。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一一回复,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直播的方式现场解决。
2021年的一天,“马上就办”栏目组收到一条来自项城市付集镇于寺村的寻人求助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年迈的母亲,寻找1994年在广东茂名走失的女儿。
栏目组立即联系项城“宝贝计划”的工作人员,把被寻人的信息入库比对,进行全网寻亲。近30年的分离,到底还有多少有价值的线索呢?但在寻亲这件事上,即便只有1%的可能性,我们也要用尽100%的努力。
很快,广东茂名传来了消息。我们赶紧联系当地警方,进行人像对比,终于得知被寻人的下落。年迈的老母亲眼泪纵横,哭着说:“没想到,我还能活着见到我的女儿!27年啦,我眼都哭瞎了,可找着我的孩儿啦……”
重阳节这天,父母终于盼回了失散多年的女儿。“马上就办”寻亲特别报道见证“大团圆”。
只要是群众反映的事儿,即便再小也是大事儿。5年多来,“马上就办”联动30多个职能部门,帮助群众解决2.5万多件烦心事,赢得了群众认可。不久前,“马上就办”荣获第四十届河南新闻奖一等奖。
“马上就办”,办的是群众事。不管今后的路有多远,我与“马上就办”始终并肩前行,继续帮助群众解决难事、愁事、烦心事。 (记者 李艳华 整理)
我在乡村看振兴
鹿邑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源
近年来,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我亲历亲见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乡村故事,这些故事既展现了中国速度,也展现了中国力量。
3年前,鹿邑县太清宫镇后双行政村村民李万峰决定回乡发展,带领家乡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从早年外出务工,到后来在外做生意,再到如今回归家乡,50多岁的李万峰经历了从包工头到村党支部书记的角色转变。
李万峰说,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就必须得有好项目。他带领村“两委”班子考察、研究,决定发展肉牛养殖。在太清宫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养牛项目从确定、选址、建设到最大存栏量可达1.5万头的后双肉牛养殖场实现投产,用时不到一年。
养殖场建起来后,后双肉牛养殖场与河南农业大学沟通对接,签订了校企联办协议。畜牧专家进厂把脉问诊、释疑解惑、靶向支招,并与县食品龙头企业建立利益联结“双绑”机制,探索出“一户一牛”带富模式,即带动周边群众以“购牛入股、托管寄养”参与肉牛养殖分红。
后双村的肉牛养殖、绿色生态水果种植采摘等项目,利用“电商+直播+农产品”新业态,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乡贤返乡创建了家具厂、文具厂、家纺厂、食品厂等多个企业,吸引了全村80%的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后双村党支部被省委评为“五星”党支部。
后双村的故事仅仅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小小缩影,展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用勤劳双手改变乡村的干劲。我要继续记录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发生的故事,把万亩良田的丰收景象、环境宜居的乡村小巷、产业兴旺的累累硕果、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用镜头告诉观众。 (记者 李艳华 整理)
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梦想
商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丽娜
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评选结果揭晓,52岁的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榜上有名。这是我市农民首次获得这一殊荣,也是今年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农民。
踏实、能干、有想法,是我给刘天华贴的标签。我开玩笑说:“你和民乐宗师刘天华同名,人家的代表作《光明行》可是享誉全世界!”刘天华嘿嘿一笑:“咱就是个农民,干农业就是‘光明行’。前途光明,肯干就行。”
还记得,2008年,开始承包地的刘天华在一次外出考察时,对3个人就能种1万亩地的“超级农田”模式羡慕不已。十几年间,靠着肯干,刘天华确实实现了农业“光明行”。他的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基地”。刘天华也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全省种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等荣誉称号。
2022年9月12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耕耘之路 我这十年》。29岁的刘记森是这期节目的主人公,他以朴实的语言讲述和父亲刘天华一起种粮的故事。 “干农业,咱90后也是专业的。我们有信心当好领头羊。”皮肤同样黝黑的刘记森脸上写满了自信。
为“中国碗”装满“中国粮”,在惠农政策的滋润下,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遍地开花。我们要用笔记录历史,用镜头见证时代变迁,用真情感受百姓冷暖。 (记者 李艳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