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3日
第02版:要闻 PDF版

一个县级豫剧团的突围

□记者 吴继峰 刘猛

“俺是老戏迷了,听说县豫剧团来这里演出,一大早就来了。演员的身段和唱腔非常专业,还是咱的豫剧好听!”11月7日,在郸城县巴集乡枣岗行政村,豫剧《三娘教子》演出现场,戏台前坐满了前来听戏的群众。

唱戏是第一等大事

刘喜英既是郸城县豫剧团的负责人,也是一名豫剧演员,1985年进入剧团,一唱就是38年。她说:“我打心眼里喜欢唱戏,不唱浑身难受。”

“唱戏才是咱剧团的第一等大事,不唱戏还叫啥剧团。”这是刘喜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年五月份,郸城县豫剧团在县世纪广场进行了多场文化惠民演出,场场都是人山人海,不少戏迷一边听着戏,一边对台上演员的一腔一调点评夸赞。

“剧团以前也红火过,当地人家里有什么喜事,最常见的就是请戏班子唱豫剧。”刘喜英介绍,郸城戏曲文化底蕴深厚,剧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一代代豫剧演员在传承和恢复传统剧目的同时,凭借对戏曲的理解,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可以说,豫剧已融入郸城人的血液之中。

豫剧总是要有接班人的。当问及剧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刘喜英思索了片刻说:“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留不住人才。”2012年,郸城县豫剧团改制为郸城县豫剧艺术中心,属于事业差供单位。部分青年演员在剧团已工作十余年,一直未能解决编制和社保问题,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工资很难留得住人。

“现在的情况好多了,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帮我们解决社保问题。只要你能吃苦,肯演下去,工资待遇基本上是有保证的。”青年演员郑玉敏对剧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好戏都是苦出来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别看在舞台上‘王侯将相’似的很风光,实际很辛苦,压腿、翻跟头、练唱功,三天两头往乡下跑,风雨无阻。”老演员王金仓说,“经过这几年的基层演出磨练,剧团青年演员的身体素质和唱功都有了很大进步。”

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资金就想办法争取,人手不够就一人身兼数职。2019年,郸城县豫剧团筹划编排大型廉政豫剧《卧治清风》,该剧以汉代历史人物汲黯急救灾民等故事为主线展开叙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这部剧由我们自编、自导、自演,首场巡演就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谈到这部剧,刘喜英掩不住内心的喜悦,凭借出色的演出,《卧治清风》获得了河南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这对一个县级豫剧团来说实属不易。

近几年,郸城县豫剧团招录了一些年轻演员,他们肯吃苦,愿意坚守在戏曲舞台。为了让年轻演员尽快熟悉掌握豫剧的经典剧目,剧团根据每位演员的特点,口传心授、带着练功、辅导唱腔,多给他们上台演出的机会。目的是要让人知道豫剧后继有人,会很好地传承下去。

把戏唱到田间地头

豫剧是活着的历史,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是历代梨园子弟努力的结果,是根植于百姓日常的艺术。

戏比天大,观众最重要。“形式上要改变,不能只满足在舞台上,在馆里唱,田间地头才是咱更大的舞台。”刘喜英说,剧团下乡演出时,可以和群众互动起来,如果有群众愿意唱,咱剧团就给他伴奏,把戏唱活,从群众身上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力量。

刘喜英看来,如何改变受众老龄化的现状让年轻人接受并喜爱戏曲也是一门学问。如果剧团还固守过去的老唱法,吸引不来年轻观众,路子只会越走越窄。现在,郸城县豫剧团除了演出传统剧目外,还创作了一些现代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观众的接受度很高。

演员一茬换一茬,郸城县豫剧团依然挺立;观众一代接一代,豫剧仍旧扎根在群众心中。谈到剧团今后的发展,刘喜英和她的同事有着明确的方向,剧团会开拓大家的思路,继续编演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作品,敢于挑战新的难题,在困境中突围、在磨练中成长。②6

2023-11-1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18114.html 1 一个县级豫剧团的突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