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松) “叔……叔……好……”11月15日,在郸城县残联聋儿语训中心,一名3岁的先天性耳聋女孩见到记者后开口说话。据悉,该中心十年如一日用爱浇灌一朵朵“残缺的花朵”,累计让360余名听损孩子在这里学会了聆听和说话。
汲冢镇的小振(化名)出生后被筛查出先天性耳聋。从此,小振的家人带着小振四处求医。小振1岁左右时,家人给其装上耳蜗,他开始对声音有反应。但是,家人不懂如何语训,小振1岁6个月时还不会说话。
“多亏现在的政策好,可以让孩子享受到免费专业的康复训练。经过1年多的听力康复,俺孙儿会说话了,也能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了。”1年多来,小振的奶奶每天陪着孩子训练,听到小振开口说话,老太太甭提多高兴了。
“每当听到孩子们叫我‘邵妈妈’,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值了。先天性聋儿出生后就不会通过听觉来辨别声音,6岁之前是最佳语训期,如果错过最佳语训期,声带僵硬甚至退化,最终说不出话来。”郸城县残联聋儿语训中心的负责人邵莉娜说,“十聋九哑”就是这样形成的。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邵莉娜摸索出克服“十聋九哑”的秘诀,并应用于实践。
“从前,有一匹小马,它想过河……”邵莉娜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声学强调引导着,小振一字一字地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虽然个别字发音不太准确,但是很流畅。大家纷纷鼓掌,表示鼓励。
记者看到,在集训室,语训老师教学时总是坐在孩子们的正对面,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她的口型,一边引导孩子看清她的动作,一边字正腔圆地讲述过程,每说一句话都要让孩子们跟学一遍。在个训室,语训老师对孩子进行一对一训练时,要求孩子的家长坐在旁边陪学,并拿着语训本记录老师的每一个康复技巧,以便回家后仿照教学。每做一个动作,语训老师都要先把孩子的视线“牵”到自己的教具上,然后说“吃饭、喝茶……”老师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认真地学,家长认真地记,气氛十分融洽。在老师们的长期耐心训练下,“十聋九哑”在这儿成为历史。
功夫不负有心人,聋儿也能添光彩。2023年,邵莉娜把6名听障儿童送到河南省残疾人体育中心进行免费训练。在今年的省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张梦瑶、陈硕涵、丁顾飞、梁博4名听障儿童与郸城队的陈营亮、王番予、牛诗语、张波等并肩作战,在乒乓球比赛中获5枚金牌,在乒乓球和自行车比赛中获6枚银牌,在自行车比赛中获铜牌1枚。
由于无私奉献、热心助残成绩突出,2016年,邵莉娜被国务院残工委授予“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21年、2022年邵莉娜被评为“周口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